《落地生根》書寫中國脫貧攻堅影像志
摘要:??為了完成“建立中國脫貧攻堅影像檔案”的使命,《落地生根》全體主創在海拔2000米、不通公路的沙瓦村扎根4年,克服了惡劣的生活條件和艱苦的創作環境,共拍攝超過700小時素材,歷時1200多個日夜,終于捧出這樣一部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心血之作。
聚焦云南怒江沙瓦村4年脫貧歷程的紀錄電影《落地生根》將于4月20日公映。該片由柴紅芳執導,堪稱一部濃縮的中國脫貧攻堅影像志。影片將鏡頭對準中國最深度貧困地區的群眾和扶貧干部,通過震撼心靈的鏡頭、鮮活感人的細節,生動展現了沙瓦村擺脫“千年貧困”的時代變遷。
為了完成“建立中國脫貧攻堅影像檔案”的使命,《落地生根》全體主創在海拔2000米、不通公路的沙瓦村扎根4年,克服了惡劣的生活條件和艱苦的創作環境,共拍攝超過700小時素材,歷時1200多個日夜,終于捧出這樣一部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心血之作。獨特的民族風采糅合強烈的時代氣息,濃墨重彩的歷史篇章以鄉村生活清新質樸的風格呈現,令人耳目一新。
“拍攝最大的問題是語言不通,還有一開始村民們不相信我們,他們沒想到這個外來團隊竟然可以在村里待4年多。為了能成為村民們的親人,讓他們相信我們,我們平時走路跟村民一樣,都背著柴火。”柴紅芳說。
該片聲音指導王丹戎曾為《流浪地球》等大制作影片做聲音,《落地生根》是他第一次接觸紀錄片創作。他說:“我們做了很多商業片,豪華、酷炫的聲音很容易,但是我們還要回到初衷。看一部紀錄片時,那個結結實實落地的東西是什么?就是現場人物、環境帶來的真實感。我們的原則就是用最樸實的素材去塑造最樸實的生活,讓觀眾共情。”
《落地生根》中展現了近十首怒族山歌。該片音樂指導劉恒志發現,云南怒江地區是一座民族音樂的富礦,他在電影配樂中加入大量當地原生態民謠,更能凸顯地域特色和當地村民們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
除了在院線公映,該片還將在全國百所高校展映,并在“一帶一路”國家“五洲同映”,向世界講述中國脫貧故事,分享中國發展案例。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