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星辰丨從無到有,中國載人航天如何大膽跨越?
摘要: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 我們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艱難跨越 伴隨著神舟五號發射時的轟鳴聲 中國航天員的太空之旅 剛剛開始…… 出品人:孫志平 監制:樊華 制片人:張揚 策劃:馬原馳 撰稿:麥凌寒、吳雪聰(實習) 導演:趙世通 本集編導:麥凌寒 新媒體編導:宋育澤 記者:張揚、楊志...
中國載人航天誕生于怎樣的時代風云中?航天之旅背后都有哪些驚險時刻?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又是如何在太空中建立起來的呢?在4月24日第8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跟隨新華社記者張揚一起,回顧中國載人航天高光時刻。
2002年,在冰冷而深邃的太空中,一個身影靜靜地待在神舟三號飛船里。“他”是誰?這個故事,還要從上個世紀末的一個決定說起……
大膽跨越的智慧
1992年9月21日,經過數年的漫長論證,我們國家的載人航天工程終于拉開了大幕。而那時候,世界航天界早已風起云涌……
載人航天,究竟該如何把人送上太空呢?
根據其它國家的既往經驗,用大動物打頭陣,后續載人飛行的安全性也就有了保證。但是,這個方案,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王永志,算了三筆“賬”……
跨越了大動物試驗,中國航天人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模擬人,這個模擬人可以說是“有鼻子有眼”,能“呼吸”、會“出汗”、甚至還能模擬排泄。
白手起家的中國載人航天
載人航天工程融匯了諸多現代尖端科技,大量核心技術、關鍵技術都要自主攻克。比如,載人火箭上的關鍵組成部分——逃逸塔,就有著頗為坎坷的幕后研發故事……
經過七年的漫長試驗,白手起家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迎來了關鍵節點:在20世紀的最后兩個月,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即將發射。
歷史賦予了怎樣的結局呢?
2000年1月1日,這面在天安門升起的國旗,正是神舟一號任務成功的見證。它不僅曾經跟隨神舟一號進發太空,還在神州大地上,見證了一個古老文明新紀元的開啟。
邁入新世紀,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也進入了快車道。中國只進行了4次無人飛行試驗,就即將叩響載人飛行的大門。這在世界航天史上,是個奇跡。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
我們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艱難跨越
伴隨著神舟五號發射時的轟鳴聲
中國航天員的太空之旅
剛剛開始……
出品人:孫志平
監制:樊華
制片人:張揚
策劃:馬原馳
撰稿:麥凌寒、吳雪聰(實習)
導演:趙世通
本集編導:麥凌寒
新媒體編導:宋育澤
記者:張揚、楊志剛、馬原馳、趙世通、李楨宇、麥凌寒、宋育澤、吳雪聰(實習)、陳敬瑜(實習)
鳴謝: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中國航天員中心
新華社張揚工作室制作
新華社音視頻部出品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