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身邊的好人
摘要:老太太的兒子專門找到姚金華表達謝意,緊緊拉著姚金華的手,感激地說:“是姚大哥教育了我,讓我學會怎么做人。”他多次在縣城內疫情防控卡點值班,吃住在卡點,完全到了忘我的境界。采訪中,姚金華給記者說的一句話在耳畔久久回蕩著。這種境界,和姚金華的名字一樣:比金子珍貴,閃耀著光華。
記者 張新義
“張站長,你有機會了采訪一下我們志愿者協會的姚大哥。多年來,他堅持做好事、善事,我很佩服他。”這是幾天前,“中國好人”、確山縣志愿者協會會長張大生給我打的電話。
讓“中國好人”內心佩服的人,一定是有著品德高尚、感人事跡的人。于是,我懷著崇敬的心,走近他,聆聽、了解關于他的故事。
好家風成就好家庭 下崗后永葆奮進志
張大生口中的“姚大哥”,名叫姚金華,1962年出生的他已過了花甲之年。記者見到姚金華時,他剛和張大生一起從義務救援落水船只現場回到縣城。坐在記者對面,姚金華雖然略有疲憊,但依舊顯露出剛毅健朗、樂觀豁達,眉目之間充滿慈善親和。
“我沒啥可寫的。跟著會長張大生這么多年,我只是做了點兒微不足道的小事。”姚金華謙虛地說。
姚金華是信陽明港人,早年在確山縣棉織廠工作。踏實能干的他,一直是廠里的生產標兵。20世紀90年代末,由于國有企業改制等原因,姚金華成為下崗分流人員。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負擔,老實本分的他和妻子一道,沒有埋怨、沒有氣餒,積極面對全新的生活。“咱們還年輕,靠自己勤勞的雙手,一定能讓生活過得更好。”這是姚金華常對妻子說的話。
經過摸索嘗試,他們在縣城開了一家不大的服裝店,早起晚歸打拼,誠信經營。
采訪中,當記者問起家中二老的狀況時,姚金華這位鐵骨錚錚的漢子禁不住潸然淚下。他告訴記者,老母親本來身體很好,年前卻因一次意外突然去世,心中十分悲痛。說著說著,姚金華又淚流滿面,讓記者不禁動容。
說起姚金華的好,他的鄰居和曾經的同事爭相給記者講述。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孝敬老人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姚金華身上得到充分彰顯。把老母親接到自己家里,老人想吃什么,他總是變著法給她買、給她做。他的妻子通情達理、溫柔賢惠,總是把婆婆的衣服洗得干干凈凈。夫妻二人稍有空閑,就陪著老人嘮嗑、帶著老人遛彎兒。街坊鄰居都夸老人有福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受姚金華夫婦的影響,他們的一雙兒女都很懂事,對奶奶尊敬,學習勤奮,擔當進取,如今都靠著自己的努力有了各自的工作和事業。
好男兒心懷凌然氣 見不平毅然沖上前
采訪中,姚金華的鄰居和原來的同事給記者說得最多的,是“老姚是個有正義感的人,不能看到不平的事”。
2005年的一天傍晚,姚金華路過一個街角時,看到一群人圍著一個老大娘。他走近一打聽得知,老大娘是因為被兒子打了才流落到縣城,眼眶上面還腫起個大包。
“這還了得!大娘別著急,這個事我來管。”姚金華隨即把老大娘帶到一家面館給她下碗面,記下她家的地址,同時給一位認識的律師朋友打電話。律師朋友到了以后,姚金華說明情況并掏出身上僅有的200元錢,說“你從法律的途徑起訴她的兒子不盡贍養義務,給老太太討回公道”。律師不肯接姚金華的錢。姚金華說:“你說啥也得收下,就當是幫我的忙。”
后來,經過法律程序和教育批評,老太太的兒子悔過自新,對母親盡孝贍養。老太太的兒子專門找到姚金華表達謝意,緊緊拉著姚金華的手,感激地說:“是姚大哥教育了我,讓我學會怎么做人。”
由于姚金華充滿正義、愛管“閑事”,左鄰右舍有了什么心事、困難,都愛給他說道說道:誰家男的愛喝酒打牌了,讓他去說服教育;誰家女的對公婆不好了,讓他去講講道理;誰家孩子不聽話了,讓他去勉勵;誰家遇到突發情況了,讓他去幫忙……“有啥事給老姚說,肯定行。”鄰居們都這么說。
好人邊涌現好人群 大愛舉輝映紅土地
“大生會長是我學習的榜樣,我差得還很遠。”作為確山縣志愿者協會的一員,和張大生朝夕相處的姚金華,對記者說得最多的是這句話。
作為一個響亮而鮮明的符號,“中國好人”張大生已經為全國人所知曉。張大生不只自己做好事、善事,他的義舉、善舉感染帶動著身邊的人,尤其是確山縣志愿者協會的每一個人。他們已經成了一個弘揚社會正氣、傳遞奉獻精神的好人群體。他們,像一束光,照亮著人們的心靈,溫暖著社會的每個角落。
姚金華,這位“中國好人”身邊的好人,20多年來堅持做好事、慈善,盡管自己生活還很拮據。
多年前,姚金華有一個鄰居叫趙來法,常年臥床不起,由年邁的父母照顧著。姚金華得知后,義務接替了照顧任務,為趙來法端吃喂喝、擦屎倒尿。這一照顧就是3年。
他的一個鄰居身有殘疾,兩個孩子上學,經濟條件緊張,他自掏腰包給孩子們買衣服和學習用品。他還有個年邁的鄰居,家里雜活常年被他包攬下來。他和張大生所在的蛟龍水上救援隊接到了救援任務后,不管輸著水還是在店里忙著,他總是沖上前,和年輕小伙子一起開展施救。
汶川地震、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疫情防控……姚金華都會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多次與同事一道到外地開展義務救援。他多次在縣城內疫情防控卡點值班,吃住在卡點,完全到了忘我的境界。
采訪中,姚金華給記者說的一句話在耳畔久久回蕩著。他說,妻子很支持他做慈善、獻愛心,對他說“碰到需要幫助的,你該捐就捐吧,只要留的夠吃就行”。
這種境界,和姚金華的名字一樣:比金子珍貴,閃耀著光華。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