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幫扶苗” 孕育“致富果”
摘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該鎮先后培育發展起了小賈莊1000多棵櫻桃園,劉崗200余畝橘子園,前鄧洼200余畝葡萄園,火石山600余畝水芋頭基地,張溝鳳凰山200余畝冬桃園等一批特色農產品種植園。
駐馬店網訊(記者 徐明 通訊員 楊春麗)4月10日,在泌陽縣春水鎮羅樓易地搬遷社區的種植大棚內,村民正在拔草、打理瓜苗。“搬到這里好啊,住著新房子,還能在家門口的合作社里掙一份穩定收入,很滿足。這都要感謝政府的好政策。”脫貧戶王付立向記者介紹。
在羅樓易地搬遷社區,像王付立這樣的搬遷戶還有80多戶。他們以前房屋破舊,種地靠天吃飯,致富之路狹窄難以發展。如今在政府的扶持下,搬進新社區,住新房,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日子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社區有廣場、活動室、合作社等基礎設施,村民能搬得進、住得下、能發展。”羅樓村黨支部書記王付慶說。該村依托縣農業農村局的農業專家,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通過“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方式,成立泌陽辰澤爍種植場,建立種植大棚10余個,占地20余畝,種植甜玉米、甜瓜、西瓜等。專家提供優良種子幫助村民培育瓜苗,在田間地頭全程指導,幾年來瓜果產量節節攀升,成為村民發展致富的“綠色銀行”。
“我沒有其他手藝,只會種地。在這里能靠勞動掙錢,不拖后腿。”脫貧戶李金玉說,“等我教會更多的人,就擴大種植規模,豐富產品種類,讓更多的人吃上我們種的瓜果蔬菜。”通過農業專家一對一教學,李金玉成了大棚種植的行家里手。由于采用的是大棚種植模式,每年6月瓜果就能提前上市,瓜果不愁銷路還能賣個好價錢。對未來的發展李金玉充滿信心。
據悉,為深耕特色種植業發展,春水鎮堅持“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發展戰略,結合五星支部創建,擦亮產業興旺星,大力扶持農戶做大做強產生集群效應。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該鎮先后培育發展起了小賈莊1000多棵櫻桃園,劉崗200余畝橘子園,前鄧洼200余畝葡萄園,火石山600余畝水芋頭基地,張溝鳳凰山200余畝冬桃園等一批特色農產品種植園。在政府的幫扶下,大量山崗被綠化,不僅美化了山崗,更為群眾致富打開了大門,一幅山清水秀的生態宜居幸福畫卷正在春水鎮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