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科學鍛煉?
俗話說,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適當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的良方。
春天萬物復蘇,春暖花開。春天孕育著新的希望,昭示著新的開始,但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切可望而不可及 。保持身體健康不是寫出來的,也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科學鍛煉出來的。
神經科學研究表明,運動可以刺激大腦中一種化學物質“內啡肽”的分泌,它能使人的身心處于輕松愉悅的狀態中,內啡肽是一種大腦分泌的類嗎啡激素,之所以稱為“內啡”,是指體內產生的類嗎啡物質的意思,它能產生跟嗎啡、鴉片劑一樣的止痛、讓人欣快的作用,相當于天然鎮痛劑。從功能上講,內啡肽除了能夠緩解疼痛,還能調整不良情緒,使人身心愉悅,抵抗哀傷。還能改善失眠,促進神經系統分泌,提高免疫力。振奮精神。激發創造力和改善工作效率。
那多大的運動量合適呢?飯后散步能不能有效果?其實,并非所有的運動都可以產生這種效果,中等偏上強度的運動才能刺激內啡肽的分泌,比如:登山、籃球、羽毛球、跑步等,堅持30分鐘以上即可。從這個角度講,飯后的散步更多的起到消化作用,如果想要改善情緒,還要安排強度更高的一些運動,但運動鍛煉也不是越多越好。合適的運動強度對于身體的健康至關重要。運動強度過大,會給身體帶來損傷、甚至過于密集和高強度的運動反而會導致更多的焦慮,運動強度不夠,對健康影響微乎其微。所以,要想有一個好的身體,就要選擇一個合適的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合適是針對于每一個人來說的,要根據自身的年齡、身體狀況、有無基礎病、平時運動量的多少來決定。不論選擇何種運動方式,運動過量都會導致心率增快,疲勞感不易緩解。因此,除了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外,主要應關心心率和身體疲勞感,這既簡單又比較準確。
如何才能科學鍛煉呢?在運動之前,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簡單評估,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觀察身體有沒有不適癥狀。有沒有運動的欲望,是否心甘情愿去運動。睡眠是否充足,睡眠不足不太適合運動。運動時,最好不要空腹。運動前后適當補充一些食物,如香蕉、碳水化合物等。如果選擇戶外運動,天氣狀況也很重要。極端的天氣不適合運動。如大雪、大風、霧霾等。遇到氣溫低的天氣,戶外運動時要注意保暖。如果選擇跑步,跑之前做一些拉伸動作,開始跑的速度不要過快,慢慢調整。
運動結束后,也不要馬上停下來,應該做一些拉伸放松活動。特別是跑完步后,要看看心率反應,感受心跳的快不快,能否馬上恢復到正常的心率水平。同時,也要看運動后身體的疲勞感是不是可控。評估運動后身體狀態,決定下一次選擇什么樣的運動方式、運動量和運動時間。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給運動帶來不同的詮釋,生命在于運動,讓我們一起追上健康的腳步吧!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段凌云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