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點東西,竟差點流產?警惕“冰箱殺手”!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捷 通訊員 李沐佳)近日,家住駐馬店市區的孕婦王女士,因為吃了冰箱里的食物竟差點導致流產。這是什么情況?今年三十歲的王女士,懷孕7個月,3月初出現了鼻塞、咳嗽、咳痰癥狀,她以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感冒藥3天后,病情不見好轉,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逐漸加重,最高體溫38.8℃,伴有頭暈頭痛、全身乏力、有惡心感,偶有陣發性腹痛,出現先兆流產癥狀。
王女士到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婦女兒童醫院病理產科住院治療, 入院后,管床醫生在排除了流感等情況后,根據癥狀開具了微生物檢查,抽取血液標本送往檢驗科。
檢驗科微生物室,血培養機器突然報警,提示病人血培養疑有細菌生長,隨即實驗室值班人員對報警瓶,進行轉種、涂片、革蘭染色、鏡檢,很快鏡檢結果報告:鏡下可見革蘭陽性小短桿菌。
為什么會有這種細菌?
經過仔細詢問病史,原來患者4天前,食用過冰箱里存放的蔬菜沙拉,實驗室值班人員判斷可能為李斯特菌感染!需等待進一步細菌培養結果,次日上午實驗室報告為:產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隨即醫生調整用藥,對癥治療。一周后,王女士不適癥狀消失,康復出院,胎兒保住了。
李斯特菌是什么“鬼”?
李斯特菌有個外號,叫“冰箱殺手”,因為它的生存能力很強,能適應冷藏溫度,可在低溫下繁殖,耐干燥、耐高鹽環境,王女士就是食用了放在冰箱里的蔬菜沙拉,才導致的感染。
據該院醫學檢驗科微生物室負責人張俊介紹:李斯特菌,經常存在于動植物來源經加工或未加工的食物中,尤其是奶制品、熟肉食、涼拌沙拉等。
孕婦和新生兒為李斯特菌易感人群,可引起腦膜炎、菌血癥等。若不及時治療,很有可能引起流產或早產,危害寶寶的生命。
有研究顯示孕婦血流感染風險較非孕婦高十多倍。而孕婦血流感染后有近2/3的新生兒會出現感染癥狀,近1/5會死胎。
生活中怎么才能避免感染這種細菌呢?
張俊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點: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清潔餐具與冰箱,冰箱內生冷、熟食,分開存放,食用時加熱。注意食品衛生、防范食物性感染,同時加強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規范洗手。孕婦、新生兒等高危人群出現胃腸道不適,應及時就診。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