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強信心 拼經濟·萬人助萬企丨兩家企業 一公里破局路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沃土。三門峽創新“管委會+公司”的改革模式,通過“去”行政化,當好靈活、高效的“服務員”,破解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讓營商環境“軟實力”成為企業發展的“硬支撐”。
昨天(4月 1號)下午,裝載800攝氏度鋁液的運輸車來到河南寶武鋁業,第一批9噸鋁液將注入寶武鋁業的熔煉爐進行生產。
三門峽金馬運輸有限公司負責人 鄭江懷:今天我們從恒康(鋁業)拉回來一車,單程的話也就是一公里多吧,10分鐘就到了。
一公里,運輸車跑了十分鐘,而對于寶武鋁業和恒康鋁業兩家企業來說,這一公里的打通,他們用了1年多。
河南寶武鋁業科技有限公司熔鑄廠廠長 楊金成:采購模式都是先到貨再付款。
河南恒康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小杰:咱們都是按照先貨款后交割貨物。
三門峽高新區寶武綠色制造產業園運營中心副主任 楊曉巍:因為制度和(企業)體制的不同,誰也說服不了誰。
央企有自己的運行規則,混合所有制企業考慮資金安全,在產業鏈上緊緊相連的兩家企業卻一直難以牽手合作,而轉機,源于去年完成的一項改革。
2021年三門峽高新區根據河南省開發區“三化三制”改革工作要求,提出“管委會+公司”改革模式,去除行政化職能,全員聘任制、工資績效薪酬制,各部門職能轉變為服務和創業。
三門峽高新區寶武綠色制造產業園運營中心副主任 楊曉巍:我之前是這發展改革局辦公室干主任,從去年七月份競聘到這個崗位,原來可能更多的關注的是一個一個的企業,現在要關注整個企業的上游中游下游的配套和完善,更專業了,更精準了,有利于促進產業鏈的形成,加強產業集群的形成。
“身份管理”變為“崗位管理”,原本抱著金飯碗的老楊成了只關注鋁產業發展的職業經理人,而專心專業帶來的是效率的極大提升,老楊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破寶武和恒康鋁業這兩家企業的一公里難題。
三門峽高新區寶武綠色制造產業園運營中心副主任 楊曉巍:改革當然是為了解決問題,把公司融入到市場化的行為當中,以這個問題為例,寶武鋁業把他的資金交給我們,我們把這個資金再轉交給恒康鋁業,恒康鋁業生產好之后直接把它的電解鋁液供銷給寶武,構建三方的一個購銷合同。
思路一轉天地寬,兩家企業在僵持一年后,終于在老楊的撮合下,不到一個月時間便打通了包括資金、線路、運輸等在內的所有環節,簽下了26000噸的鋁液訂單。
河南恒康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小杰:(以前)咱們生產傳統的鋁錠,現在減少了這道工序,直接給寶武提供鋁水,(每噸)能減少500塊錢的成本,全年大概(節省)1000萬元左右。
河南寶武鋁業科技有限公司熔鑄廠廠長 楊金成:以前都是用外購的小鋁錠,現在采購(恒康的)鋁水,全年可以節約成本接近五百萬。
三門峽高新區寶武綠色制造產業園運營中心副主任 楊曉巍: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承擔線路、運輸、調度等等的一些協調服務工作,所以說他們每噸給到我們15元左右的運營管理費用,也保證了我們公司的正常運轉。
巧用公司化運作,這一公里的破局可謂是一舉三得,老楊這個科級干部如今也拿上了公司績效獎金。
去年,三門峽高新區有130多位和老楊一樣的專職管理人才競聘上崗,大家聚焦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在靈活實用的運營機制激發下,2022年院士產業園、再制造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實現了當年招商當年建成;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中試基地落地實施;高新區企業營業收入突破800億元,同比增長23%。
三門峽高新區黨工委書記 胡志權:你可能今年干一個百億級的,到明年(干到)500億級的,再過個三五年干一個千億級園區,大家的這種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都激發出來,調動起來了,把我們管委會變身為一家培育企業的企業,讓我們的同志都變身為建設者和創業者,最終把我們三門峽高新區建設成為城市鄉村一體發展,三次產業相互支撐,產教科城有機融合的現代化新城。
責任編輯:胡志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