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味
摘要:芥菜疙瘩切成細絲,放一點花生米一起封壇腌起來。我喜歡喝玉米糝稀飯的時候就著芥菜絲,玉米糝稀飯熬成“插筷子不倒”的程度,把芥菜絲放到稀飯上,一起咀嚼,至今認為是美味。芥菜疙瘩一切兩半來腌,在我們這里叫“大頭菜”。
王鵬
香椿葉剛下來的時候,價格有點高,平時生活極其節儉的父親看到市場上有售,會買一些回來,洗干凈瀝干水,把蒜薹切段,和香椿葉一塊腌著,作為下飯或下酒的小菜。
把東西腌起來,是過去農村儲存食物常用的一種方式,反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味道——腌味。
腌鴨蛋。環繞著我村莊的是條護寨河。家里養了一些鴨子。“春江水暖鴨先知”,開春以后,鴨子下水,在河里找小魚蝦吃,營養充足,下蛋也比較勤。家里人把鴨蛋收集起來,累積到一定的數量后,把鹽、八角、花椒等料熬成料水,倒入準備好的草木灰(用草木燒地鍋形成的灰)攪拌均勻,再裹到每個鴨蛋上,放入壇中封口腌起來。腌好以后,鴨蛋黃發沙冒油,五香味。平時不怎么舍得吃,留到收麥的季節吃。
腌蒜。村集體在村東頭劃了一片菜地,各家都分了一塊。家里人把菜地分出來一些,用來種蒜。到了成熟的季節,蒜薹抽出,蒜瓣刨出,用鹽、醋、糖和涼開水一起封壇腌制起來,蒜薹在上面(易腌透)、蒜瓣放下面,腌得白中透紅,辣味全無,甜酸可口,用來下飯或當就饅頭的菜。
腌芥菜。蘿卜地里會種些芥菜。芥菜疙瘩圓圓的,和蘿卜一塊種一塊收。蘿卜成熟刨出來能生吃,水分多,爽口,微辣帶甜味;芥菜疙瘩完全不能生吃,水分少,咬不動,辛辣,所以又名“辣疙瘩”,只能做腌菜。
芥菜疙瘩切成細絲,放一點花生米一起封壇腌起來。芥菜絲腌好以后,用筷子夾出來一些,用小磨香油調一下味,香脆可口,完全沒有了辛辣味。我喜歡喝玉米糝稀飯的時候就著芥菜絲,玉米糝稀飯熬成“插筷子不倒”的程度,把芥菜絲放到稀飯上,一起咀嚼,至今認為是美味。
小時候有次感冒,家里人從腌芥菜的壇子里撈幾個花生米讓我吃。好家伙,一下子眼淚鼻涕都出來了,鼻子一下通氣了,芥菜疙瘩的辛辣味全跑到花生米里了。
芥菜疙瘩一切兩半來腌,在我們這里叫“大頭菜”。上小學時,去學校從供銷社的院子里經過。院子里有一塊空地,排放著整整齊齊的幾十個大缸,我很納悶,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有一次經過,看有人拿著木棍在里面攪拌,我趕緊湊上前看看,原來是腌“大頭菜”的。
“您腌這么多大頭菜,能吃的完嗎?”我好奇地問。
那人笑笑說:“這是在供銷社的門店里賣的,要供應全鄉的群眾,估計還不夠呢!”
腌菜和過去經濟發展不充分有密切的關系。
香椿葉我吃,我的兩個孩子不吃,“樹葉子還有股什么味,有啥好吃的!”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缺吃少穿的年代,能吃上這個樹葉子也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