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檢察:一則歷史故事 化解一宗“民轉刑”經年積怨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劉博文 梁云琪 魏恒)“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日前,這則歷史故事幫助檢察官成功化解了一起“民轉刑”鄰里糾紛案件,涉嫌故意傷害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某與鄰居即本案被害人劉某握手言和。
3月23日上午,上蔡縣人民檢察院就這起“民轉刑”故意傷害案在當事人所在村委開展了別開生面的“一場聽證會,一堂法治課”活動。本案聽證員有駐馬店市人大代表、中學校長、律師共4人,另有縣公安局辦案民警、該鄉司法所長、當事人所在村委負責人參與聽證。
案情回顧
該案系鄰居之間因過道通行問題引發糾紛。2021年,經縣人民法院判決,王某某敗訴但不服判,仍不讓劉某家人從過道通行,繼而發生打架,王某某將劉某毆打致輕傷二級。該案提請逮捕后經審查,承辦檢察官認為本案雖是一起簡單的鄰里糾紛,但如不及時化解矛盾,很可能會再次引發更嚴重的后果。
為做到案結事了,在提審王某某時,承辦檢察官首先對王某某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同時,以“六尺巷”故事勸誡王某某,有著中專文憑的王某某聽到檢察官對“六尺巷”故事的解讀后,悔恨交加,當即表示認罪認罰,積極賠償劉某經濟損失,并對之前的民事判決表示堅決執行。同時,承辦檢察官多次與被害人劉某溝通促使雙方解開了“心結”,放下了積怨,劉某表示愿意和解,不再追究王某某刑事責任。
經審查后研究決定,該院依法對王某某不批準逮捕。在被釋放后,王某某通過司法所、村委干部積極主動向劉某賠禮道歉并賠償了劉某經濟損失,簽訂了和解、諒解及過道正常通行的調解協議,至此,兩家多年積怨徹底化解。
聽證會上,案件承辦檢察官詳細介紹了案件情況,就該案的事實認定、證據采信、法律適用及擬不起訴理由作了全面闡釋。聽證員現場提問,對犯罪嫌疑人進行了詢問和說理。雙方當事人當場表示,不會再因為過道問題發生爭執,做到學法懂法守法,絕不再沖動做出犯法的事,睦鄰友好,和諧共處。
在全面了解了案件的相關事實之后,聽證員對案件進行討論評議,認為檢察機關事實認定清楚、法律適用準確,檢察機關對王某某的擬不起訴意見得到全體聽證人員和相關參與人的一致認可。
現場普法
聽證會結束后,案件承辦檢察官從法、情、理三個角度對在場人員及旁聽群眾進行釋法說理,并分享了康熙年間發生在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故事,同時有感而發,送給了村民們一首詩:“鄉鄰世代淵源長,后人當學‘六尺巷’,你謙我讓天地寬,和睦相處度小康”。使當事人和村民明白鄰里關系的重要性、一時沖動觸犯法律后果的嚴重性,以及以后鄰里之間如何相處等。
以案釋法說理,使參與聽證的人員和旁聽群眾深受教育和啟示,活動受到當地干部和村民的高度贊許。當地村委劉主任說:“今天這場聽證會,是一堂讓人深受教育的‘法治課’,我們應以案為鑒,以后開展工作、處理鄉鄰關系要更深入細致,推動形成和睦友好的文明鄉風。”
公開聽證是檢察機關深化為民司法的制度創新。近年來,上蔡縣檢察院始終將檢察聽證作為轉變司法理念、規范司法行為、維護司法公正、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舉措,切實做到以聽證促公正,以聽證贏公信。我們將繼續加大公開聽證力度,自覺接受社會對檢察機關的監督,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責任編輯:代廷偉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