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天橋華人春天藝術節啟動大咖齊聚文化創新發展論壇
摘要:” 打造演藝之都 推動文化繁榮興盛 北京天橋盛世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徐曉輝在《西城如何助力打造演藝之都》的演講中表示,演藝之都核心的標準是有足夠體量的演藝市場、演出場次,要有成熟而富有活力的演藝生態群,還要形成足夠規模的演藝產業及其配套生態,達成高...
春盛景明,春山可望。昨天,天橋春至·北京(演藝)文化創新發展論壇暨第七屆天橋華人春天藝術節啟動儀式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辦。行業資深代表、權威專家學者、領軍企業掌舵人、舞臺藝術家齊聚一堂,從劇院、城市、行業、觀眾不同角度,通過多元主題深入探討“北京演藝文化 何以見春山”,為繁榮發展首都文化,著力打造演藝之都獻計獻策。
推進文化創新
構建劇院與城市新型關系
“推動文化創新,賦能美好生活,一座劇院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此次論壇主辦方、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總經理張利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作為北京中軸線上唯一的文化藝術綜合體,開業七年多以來,始終秉承專業性、開放性、國際化、市場化運營理念,為推進“大戲看北京”,打造“演藝之都”貢獻一己之力。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演藝工作委員會會長宋官林在發表《新時代新氣象新視角》演講時表示,今天的劇場不只是演出場所,已經成為劇目的生產地,也是劇目人才培養、藝術培訓的重要基地,劇場的功能拓展越來越寬,劇場已成為文化的航空母艦。“因此構建城市與劇院的新型關系需要做好兩個把握,既要把握劇院的政治定位,也要把握劇院的文化定位,還要跟時代融合,跟社會結構生態融合,跟觀眾的審美特征融合。”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顧亞奇教授從“數字賦能北京劇場演藝新生態”的角度談到,隨著疫情整體平穩向好,人們的生活回歸常態,演藝業態必將是“云中的”和“線下的”攜手,兩者深度嵌入,綻放新的光彩。“用戶身份的擴圍導致融媒時代劇場用戶畫像被重新塑造,今天運營劇場一定要充分研究新用戶的特點。”
打造演藝之都
推動文化繁榮興盛
北京天橋盛世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徐曉輝在《西城如何助力打造演藝之都》的演講中表示,演藝之都核心的標準是有足夠體量的演藝市場、演出場次,要有成熟而富有活力的演藝生態群,還要形成足夠規模的演藝產業及其配套生態,達成高品質和高質量的多元產出,以滿足北京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徐曉輝表示,北京將建設演藝之都提上日程,不僅體現在場次、觀眾數量的硬指標上,更表現在創造力、影響力和吸引力等各個方面,要與北京城市氣質相契合。貫徹文化高質量發展理念,始終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東方審美托舉起演藝之都。
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梅松談道,“北京中軸線700多年的歷史見證了元明清到現在北京老城的發展,它是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世界文化遺產。北京中軸線不僅僅是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構造和城市運營的理念,也是文化的軸線,是700多年北京古都文化的見證者。”
他期待在這個藝術節,大家一起來推動北京文化的繁榮興盛,推動北京老城以及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文\記者 方非攝)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
品味精致城市 共話山海深情——2023“千里山海 美在威海”全國媒體采風行活動側記
-
北方高溫 35℃+范圍迅速擴展 南方降雨頻繁來擾
-
全力以赴戰“三夏”丨真金白銀助力“三夏”
-
全力以赴戰“三夏”丨科學調度 “龍口奪糧”
-
“河南超硬材料產業觀察”系列報道① | 鄭州三磨所:看,這里的“鉆石”在生長
-
新華社評論員:深刻把握“第二個結合”的精髓要義——二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
央媒觀豫丨河南:工業遺存的美麗蝶變
-
擔負新的文化使命 譜寫新的時代華章——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振奮人心
-
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習近平強調五“結合”
-
看圖學習丨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