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用科技力量守護生命安全
摘要:能夠在不進入火場內部的情況下,取出火場內的潛在危險物如液化氣罐等,翻動火災房屋內的燃燒物并通過水槍進行全方位滅火,在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火場前消除火場內的潛在危險,最大程度地保障消防救援人員的安全。劉波說,“希望我的發明能夠提升消防救援效率,用科技的力量守護消防指戰員的生命安全。”
記者 高琳琳 文/圖
“在長期的消防救援中,我發現很多被救對象因為掉入深井中,或者在施工時坍塌掉入深坑中,救援時需要利用三腳架將被困人員吊出。”近日,劉波對記者說。劉波是駐馬店市消防救援支隊高新區大隊東河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
劉波(左)與同事在調試機械。
“傳統的三腳架是手動轉動收放鋼絲繩,使用時費時費力,耽誤救援時間,影響救援效果,于是我想發明一種方便、快捷、穩定的升降工具快速展開救援,讓受困者盡快脫離險境。”劉波說,他第一次嘗試研發的“一種鋼絲繩卷揚裝置及其應用的救援三腳架”成功后,國家知識產權局為他頒發了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從此,他變得一發而不可收,又先后研制出了“便攜式消防清障器”和“消防遠程控制機械手”兩種救援設備。其中,“便攜式消防清障器”已獲得國家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16年來,劉波先后參加滅火戰斗1300余次、搶險救援320余次,搶救被困人員210余人,先后被我市授予“最美消防員”“最美職工”榮譽稱號,還獲得了駐馬店青年五四獎章。在“7·20鄭州特大暴雨”搶險救援中,他身先士卒帶領抗洪突擊隊員全副武裝,通過扛、背、抬等方式用沙袋堵住決口,在兇猛的浪潮前,用自己的身體筑成一道“人堤”,圓滿完成鄭州常莊水庫守壩任務。在人員救助、疏散排險中,他和隊友成功營救65名被困群眾,將263名群眾疏散至安全地帶。
2022年12月的一天,劉波看到一則新聞,某地樓房封閉的室內發生火災,兩名消防員進入救援時犧牲,他心情非常沉重。作為一名消防指戰員,他認為中小型火災現場存在高溫、易燃易爆物如燃氣管道、液化氣罐等危險,且在長時間高溫的環境下,火災現場容易出現坍塌的情況,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火場存在較大的風險。
劉波開始思考如何才能成功救人而避免犧牲,并萌生了發明一種消防遠程控制機械手的想法,在不進入封閉著火的房間內,利用遠程操控,把人救出。搞研發的那段時間,他伏案畫圖紙、四處搜索視頻和資料。他堅信:“作為一名戰士,就要有不怕犧牲、克服萬難的決心。堅定的信念加上科學的方法,就會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
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和干勁,劉波經過長期的探索研究,設計出一種消防遠程控制機械手。能夠在不進入火場內部的情況下,取出火場內的潛在危險物如液化氣罐等,翻動火災房屋內的燃燒物并通過水槍進行全方位滅火,在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火場前消除火場內的潛在危險,最大程度地保障消防救援人員的安全。
“消防員現在已經成為和平年代里犧牲人數最多的職業。”劉波說,“希望我的發明能夠提升消防救援效率,用科技的力量守護消防指戰員的生命安全。”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