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鮮花寄哀思 文明祭掃揚新風
摘要:正在購買鮮花的市民楊女士說:“清明祭掃是為了表達對故人的哀思,用鮮花既好看又環保。 隨著市民文明祭祀和安全祭祀的意識不斷增強,大家自覺遵守祭掃秩序,傳統祭掃方式正在被敬獻鮮花、網絡云祭祀等方式取代,我市已形成了“綠色清明,文明祭祀”的新風尚。
駐馬店網訊(記者 劉金霞)2023年4月5日是清明節。清明祭掃,買束鮮花寄托哀思,已經成為市民的首選。3月19日,記者走訪市區部分花店發現,臨近清明,花店一改往日姹紫嫣紅的景象,菊花唱起了“主角”。
記者了解到,往年的清明節前夕,很多人都習慣用焚燒紙錢、冥幣等祭祀方式緬懷故人、寄托哀思。這么做不僅污染環境,還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近幾年,“文明祭祀”逐漸成為清明節的“主旋律”,更多的人放棄了傳統祭祀方式,選擇用鮮花祭奠先人。記者在花店看到,白菊、黃菊、百合等鮮花擺在花店的“C位”。菊花成了當之無愧的“清明花魁”。
“以前清明節我們以賣紙錢為主,現在大家講究文明祭掃,我們也改賣鮮花了。”市區建業市場一位攤主向記者介紹,“一束鮮花30元左右,今年的銷量還不錯,也可以按支賣,一支3元。”
市民紛紛表示這種鮮花祭祀方式干凈文明,掃墓的時候,獻一束花也能很好地寄托哀思。正在購買鮮花的市民楊女士說:“清明祭掃是為了表達對故人的哀思,用鮮花既好看又環保。而且這幾年我市一直在倡導文明祭祀,我們也已經習慣了用鮮花代替以前傳統的祭祀方式了。”
隨著市民文明祭祀和安全祭祀的意識不斷增強,大家自覺遵守祭掃秩序,傳統祭掃方式正在被敬獻鮮花、網絡云祭祀等方式取代,我市已形成了“綠色清明,文明祭祀”的新風尚。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