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捐贈革命文物 傳承紅色基因
摘要:“我們兄弟帶著親朋,懷著對家鄉的深情厚愛前來捐贈父親在抗戰后期使用過的馬褡子,既了卻了父親生前的心愿,也表達了全家人對‘小延安——竹溝’的敬仰敬愛敬畏之情,初衷在于用這條馬褡子見證艱苦卓絕的抗戰歷史,弘揚和光大老八團光榮的革命傳統,繼承父輩開創的偉業,教育引導觀眾不忘初心...
駐馬店網訊(記者 殷瑞杰)3月15日,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隊老戰士陳和亭之子陳健農、陳向陽兄弟向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無償捐贈馬褡子一條。
陳和亭是河南省泌陽縣人,1937年參加鄂豫邊紅軍游擊隊。同年10月,鄂豫邊紅軍游擊隊擴編為豫南人民抗日獨立團。1938年1月,豫南人民抗日獨立團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隊,3月底在信陽邢集誓師后開赴皖東抗日前線。1938年至1955年,陳和亭先后在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隊、中國人民解放軍34軍102師、農建第四師服役,參加了半塔保衛戰、占雞崗戰斗、程道口戰役、黃瞳廟戰役、濟南戰役、渡江戰役等,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師作戰科科長、團副參謀長等職。1939年,陳和亭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轉業至地方工作,先后任中央農墾部干部學校黨委辦公室主任、教務長,江蘇省農林廳林業局局長、副廳長,江蘇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等職,1990年6月離休,同年7月因病在南京逝世。
陳和亭老前輩生前念念不忘家鄉的建設與發展,臨終前的最大希望就是回到家鄉看看。
“我們兄弟帶著親朋,懷著對家鄉的深情厚愛前來捐贈父親在抗戰后期使用過的馬褡子,既了卻了父親生前的心愿,也表達了全家人對‘小延安——竹溝’的敬仰敬愛敬畏之情,初衷在于用這條馬褡子見證艱苦卓絕的抗戰歷史,弘揚和光大老八團光榮的革命傳統,繼承父輩開創的偉業,教育引導觀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黨的二十大確立的大政方針和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時代支柱。”陳健農說。
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負責人表示對捐贈者的無私奉獻精神表示衷心的贊賞和感謝,并承諾一定會讓捐贈的文物得到妥善的保管,讓它們的價值得到充分展示,活動后,相關負責人與捐贈者合影留念并向捐贈者頒發捐贈證書。
據悉,陳健農、陳向陽兄弟捐贈的馬褡子采用米黃色棉布手工制作,長1.45米,寬0.75米,兩端采用布帶連接,還縫制有小口袋,保存基本完整,根據體量判定為盛裝機要文件和書籍等紙質物品所用,可望評定為國家三級革命文物。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