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摸清人才家底 河南首本人才藍皮書將面世
摘要:” 近年來,河南省奏響創新最強音,交出奮勇爭先更加出彩的時代答卷,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河南建設的核心位置,將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作為第一戰略,圍繞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全國重要人才中心戰略目標,持續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更大力度實施人才項...
重磅!助力摸清人才“家底” 河南首本人才藍皮書將面世
河南人才集團揭牌
人才地圖管理平臺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張瞧文受訪單位供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藍圖,報告首次把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三大戰略擺在一起、專章闡述,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把“充分發揮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的作用”寫入黨章,突出了人才工作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的重要性、緊迫性,這為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錨定戰略坐標,提供了根本遵循。“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創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視創新,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求人才”。“育才、引才、用才、留才”是新時代人才工作的“四個輪子”,同心運轉才能提高運行效能。
近年來,河南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前瞻三十年的眼光,積極落實黨中央關于人才工作的決策部署,謀劃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用市場化、系統化、專業化、一體化手段提升人才服務水平,打造全鏈條全方位人才服務體系,最大程度激發人才這一“第一資源”所蘊藏的巨大潛能。
助力我省摸清人才“家底”,河南首本人才藍皮書將面世
3月8日,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從河南省人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人才集團”)獨家獲悉,為落實省科技創新委員會第七次會議精神,更好反映河南人才發展情況,由中共河南省委組織部(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河南省社科院與河南人才集團人才研究院已完成河南人才藍皮書的起草撰寫,這將是我省首本聚焦人才建設發展的藍皮書。
人才資源,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提高區域經濟競爭力的第一資源。“近年來,河南省將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作為第一戰略,以更大氣魄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推進人才工作,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設,為實現‘兩個確保’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河南如何從人力資源大省邁向人才強???如何將1億人口資源從人口紅利轉化為人才紅利?探索這些問題不僅對河南省在中部地區乃至全國贏得人才主動權有現實意義,也對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如何開發人力資源具有借鑒作用,更有利于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河南力量。”河南人才集團人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博士后王長林在接受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專訪時表示。王長林稱,“即將面世的人才藍皮書堅持‘戰略導向、發展導向、問題導向、服務導向’,立足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僅助力我省摸清人才‘家底’,還將為河南省對全省人才資源的發現、培養、使用和調配等諸多環節進行科學規劃及精準開展人才工作提供科學指導,為建設人才強省和助力河南省在中部崛起中更加出彩提供理論支撐”。
打造中原高端智庫,聚合“最強大腦”
“藍皮書具備原創性、實證性、專業性、連續性、前沿性、時效性等特點,是智庫報告的主要形式之一。河南人才藍皮書現進入出版前的三審三校流程,預計3月底前將首發面世。”河南人才集團高端智庫事業部負責人艾曉光告訴記者,從全國省級層面來看,目前出版專門人才藍皮書的省份并不多。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的關鍵期,是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加快由大到強轉型的攻堅期。如今,重視科技、重視創新、重視人才已成為全省上下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在此背景下,省委提出編寫人才發展藍皮書。”艾曉光表示,為此,河南人才集團人才研究院整合省內外優勢資源,凝聚工作合力,以最短時間、最大熱情高質量完成了藍皮書專項人才分報告的編制工作。
河南人才集團人才研究院發揮優勢,圍繞高端人才“引育用服”“產才融合”開展專題研究,著力打造中原高端智庫,在河南省首本人才藍皮書中共完成10個分報告和1個大事記的撰寫。此外,在聚焦智庫咨詢方面,圍繞政府、企事業單位改革面臨的重難點問題,河南人才集團高端智庫事業部為企事業單位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咨詢服務。“目前,我們為100余家單位提供全方位深度管理咨詢服務。”艾曉光介紹。
河南方案:以市場化手段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
《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報告表明,當前中心城市正在替代國家參與全球競爭,世界中心城市及城市群正承擔起強大的全球人才中心角色。鑒于此,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首先要推動中心城市及城市群在建設國家人才高地和人才平臺方面取得新突破、新成就。
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2022年6月,河南省組建成立河南人才集團,成為全國第四家、中西部地區首家省級人才集團。作為服務人才強省戰略的市場化主抓手,河南人才集團著力破解制約新時代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通過市場化手段探索搭建引才聚智新平臺,構建近悅遠來的人才新生態,助力河南國家創新高地和全國重要人才中心建設。
“人才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生態的競爭,要堅持把打造最優人才發展生態作為核心競爭力,唯有一流的人才生態,才能培養集聚更多的一流人才。”河南人才集團副總經理祝莉在受訪時表示,在聚焦產業優先、助力高質量就業方面,河南人才集團圍繞人才需求端、服務端協同發力,國際化靶向尋才,“立體式”全球引才,向全世界發出河南聲音,引才入豫,引智入豫,推動形成“天下英才聚中原、四海賢士共出彩”的生動局面。
打造數智時代的人才智慧生態,助力構筑人才“洼地”
對城市和地區而言,人才隊伍如“源頭活水”,始終處于動態流動、發展變化的狀態,這對人才總體估算,人才與產業、經濟嵌合度把握,人才政策供給有效性評價以及人才資本存量估計等來說,都是重大挑戰。所以,不斷擴展人才大數據系統在人才管理服務中的應用場景,加快推動人才大數據多場景運用和人才服務迭代升級,深化數字賦能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打造數智時代的人才智慧生態,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據大河報·豫視頻記者了解,在聚焦數智驅動方面,首先,為構筑我省高端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潛力人才“數據資源湖”,提高人才招引“精度”、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拓寬人才來源“廣度”,河南人才集團搭建了“部門+公司”數字團隊,通過加速部門產業數字化和公司數字產業化,內部管理實現由“人治”變“數治”,且數字化項目形成外部輸出能力。
其次,承接河南省高端人才地圖數據庫建設項目。通過開發運維,實現數據精準篩選、實時更新,目前已匯聚各類高層次人才信息超105萬條,進一步夯實人才數據底座,為我省人才招引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開發河南“人才碼”,已完成框架搭建,籌備與“人才卡”進行銜接,目前“人才碼”已具備人才采集、后臺管理系統的正常部署運行,計劃后期在全省各地市、區縣及各產業園區進行復制推廣。
據悉,河南“人才碼”打破了傳統人才資格紙質認定和人才服務方式,各類人才僅需“動動手指”,掃碼在線填報并上傳相關信息,后臺管理系統將利用大數據技術,根據人才提交的學歷、職稱、技能等級等信息進行實時核驗并自動分配,即時、便捷地實現人才信息、人才身份、人才政策、人才服務等功能模塊的精準匹配。出示個人“人才碼”,可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按人才層次享受所對應的交通出行、文體休閑、餐飲旅游等專屬服務。
樹立人才工作一體化理念,鋪設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服務網
近年來,河南引才成果斐然。僅在2022年,河南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3737人,其中,頂尖人才8人,領軍人才90人,海內外博士3639人,人才工作呈現深入推進、整體提升的良好態勢。
為了吸引天下各路英才更加深入了解河南、走進河南、融入河南,與我們共享發展機遇、共創輝煌事業、共贏美好未來,河南人才集團市場化開辟最高能級的高層次人才服務平臺和國際化引才通道,在全國鋪設了服務網絡。省內分別在鶴壁、新鄉、濮陽等地合資成立8家市級人才集團,省市縣三級聯動的人才服務生態逐步形成。省外則創建了“離岸人才”服務模式,在北京、上海、合肥等地設立公司,與10余家國有人才集團建立溝通合作機制。目前,“一地簽約,全國服務”的綜合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與此同時,放眼國際,研究形成海外引才工作站設立方案,首批計劃設立3家海外引才工作站。成立省內首家國際獵頭公司——河南匯融國際獵頭有限公司,搭建千萬量級人才信息庫,在鄭州建設了中原國際人才交付中心。此外,河南人才集團高位嫁接與“大院大所大企”開展戰略合作,與40余家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引才是方式、育才是過程、用才是目的。引才育才不易,留才和用好人才更難。“政策無疑是吸引人才的關鍵因素,但近年來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即便有些城市提供了‘真金白銀’和物質上的支持,依舊要面對人才留不住的尷尬局面。”王長林表示。人才來了,如何留住、如何用好是關鍵,如何讓人才“落地生根”是一門需要好好研究的大學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賢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
近年來,河南省奏響創新最強音,交出奮勇爭先更加出彩的時代答卷,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河南建設的核心位置,將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作為第一戰略,圍繞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全國重要人才中心戰略目標,持續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更大力度實施人才項目,更大范圍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