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民樂國家隊”為何要玩直播?中央民族樂團團長這樣說
摘要:“有自信才能把中國民樂傳播出去,但要自強才能讓人家也覺得中國民樂好。”趙聰說,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發展方興未艾,中央民族樂團也在利用當下科技手段,做出自己的嘗試。
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記者 宋宇晟)“為什么要讓中央民族樂團140位藝術家集體入駐短視頻平臺?”“‘民樂國家隊’為什么要去玩直播?”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民族樂團團長趙聰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給出了答案。
在趙聰看來,短視頻已成為全民化應用,雖然舞臺演出是樂團的主陣地,但隨著傳播媒介的發展,中央民族樂團也應該出現在這類新平臺上,并有所作為。
這還只是這支“民樂國家隊”近年諸多改變的一部分。
近年來,中央民族樂團在網絡上推出“音樂地圖”,希望把中國各地的原生態民樂與流行音樂元素相結合,以短視頻形式展現給海內外觀眾;成立面向年輕人的“男團”“女團”組合,嘗試進行中國民樂的年輕化表達……
“現在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聽過、看過的東西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國風國潮的火熱,讓趙聰感受到,中國青年對各類傳統藝術形式的興趣不斷提升。
在她看來,這源于這一代青年內心的自信。但在民樂等傳統文化領域,這種自信并不意味著一成不變、固步自封。
“有自信才能把中國民樂傳播出去,但要自強才能讓人家也覺得中國民樂好。”趙聰認為,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民樂不能僅照搬傳統,需要與時俱進。
“如果我們一成不變,有什么理由去責怪別人不喜歡我們呢?”她覺得,中國民樂應該求新求變,“可以很時尚,也可以很現代”。
“我們在嘗試做全新的舞臺,元宇宙概念音樂,各種科技+傳統的形式,希望打造出年輕人喜歡、外國人喜歡,而且是具有世界音樂語匯的作品。”趙聰說,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發展方興未艾,中央民族樂團也在利用當下科技手段,做出自己的嘗試。
“之前交響樂統領世界樂壇上百年,我們很難超越。但是在新的起跑線上可能會有所不同。我們希望通過新一代民樂人的努力,迎上去,擁抱世界,擁抱科技,在新賽道創造出屬于我們的審美體系。”基于這樣的考慮,趙聰今年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提交了《關于建設國際音樂交流平臺、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建議》。
她在提案中提出,希望建立一個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符合時代精神、被世界接納的音樂節,借此鼓勵中國音樂與各國音樂以多種形式交融碰撞,提升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傳播力。(完)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