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大姐張團麗的詩意人生
摘要:詩詞舞臺揮灑才華詩心 對于張團麗來說,三輪車上的詩詞抄本是她心靈的遠方,中年人的心動,樸素而深情,而與《2023中國詩詞大會》相遇,本身就是一場心動之旅。談及未來,張團麗說她想帶動更多的人學習詩詞,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讓大家感受詩詞魅力的同時,遇見最好的自己。
記者 張麗麗 栗晨曦
每日凌晨3時,張團麗準時醒來,匆匆洗漱后看了看仍在熟睡的孩子,便騎車奔往蔬菜批發市場買菜。從市區春曉街的家里到東邊的市場,這條路張團麗已經走了好幾年。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今年46歲的張團麗是一位賣菜大姐,凌晨外出進貨的她,每次走在空曠無人的路上,都會大聲背誦詩詞。三輪車上的詩詞抄本是她心靈的遠方,更是她詩意人生的濃縮。
張團麗在賣菜。
詩詞之光照亮漫漫長路
采訪張團麗是在上周末的上午,忙完后她回到家,給三個孩子精心做了早餐。吃飯前,她們玩起了以“春”為主題的“飛花令”游戲,短短10分鐘內,共接了二三十首詩詞,每一次都準確無誤,令記者嘆為觀止。
做“飛花令”游戲。
“我從小就喜歡學習中國古詩詞,由于各種因素,初中沒有畢業就輟學了,有了大女兒后才重拾書本。”張團麗說,出身農村的她,十分注重女兒的學習,由于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輔導孩子,便想起了篇幅較短的古詩詞。于是,從大女兒上小學開始,她就開啟了自學之路,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文化水平不高的她有很多字不認識,也不理解其中的意思。為了閑暇時候方便背誦,她便把詩詞摘抄下來,寫上注音和注釋。
張團麗抄詩詞的筆記本。
隨著學習詩詞的深入,張團麗打開了自己精神世界的大門,幾年下來摘抄了十幾個筆記本、大約2000首詩詞。在她看來,這些是她最寶貴的“財富”。而讓張團麗真正喜歡上詩詞的原因,是她的家庭出現了變故,詩詞帶她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在三女兒出生5個月時,我和丈夫因感情破裂離婚,獨自一人帶著三個孩子生活,那時候覺得人生無望,是詩詞陪我走過了一段難熬的時光。”張團麗說,在學習詩詞的過程中,她了解到蘇軾雖命運多舛但始終積極樂觀面對的精神,深受鼓舞,覺得自己也不能自暴自棄。
遇見詩詞邂逅美好人生
在張團麗家中采訪時,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客廳的柜子上、臥室的門上、餐廳的墻壁上都粘貼著手抄詩詞,部分紙張已泛黃了。這些都是張團麗抄寫的,方便她和孩子們隨時查看背誦。記者隨意提了上面的一首詩,她們娘四個都能脫口而出。
三女兒上小學后,張團麗權衡再三,決定辭去在超市的工作,做起了自由職業者——走街串巷賣蔬菜。每天凌晨兩三點,她出門批發蔬菜,然后到早市上賣,之后才回家照顧三個女兒起床吃飯。雖然日子過得很辛苦,但是有詩詞相伴,張團麗仍覺得很幸福。閑暇時間讀詩詞成了她排解煩惱的主要方式。
在張團麗前往蔬菜市場進貨的路上,早起的人常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幕:橙色的燈光下,空蕩蕩的街道上,一個瘦弱的身影駕駛三輪車,不時傳來她的朗誦詩詞的聲音。
“誦讀詩詞使我忘掉很多煩惱,感受到了世間的美好。”張團麗說,讀詩詞給她帶來了不一樣的感悟,她明白人生不是一帆風順,困難和挫折也常伴左右,但不要忘記生活也有詩和遠方。如今的她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也更加樂觀積極。
6年來,張團麗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詩詞,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詩意人生。在她的帶動下,三個女兒都愛上了詩詞,每天誦讀古詩詞成了她們的必修課。飯前的“飛花令”游戲給清貧的日子增添了很多歡樂。在張團麗的心底,始終埋藏著一個夢想。
詩詞舞臺揮灑才華詩心
對于張團麗來說,三輪車上的詩詞抄本是她心靈的遠方,中年人的心動,樸素而深情,而與《2023中國詩詞大會》相遇,本身就是一場心動之旅。連續三年報名的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順利通過考試,進入百人團登上“好詩詞”的舞臺。
2022年11月,當《2023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組聯系上張團麗時,她激動得說不出話?;氐郊依?,孩子們聽到了這個好消息,摟著媽媽直呼太棒了,并鼓勵她好好準備,將來一定能在舞臺上大放異彩。由于到北京錄制節目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張團麗只好把孩子們寄居到好心人家里,獨自一人前往。
“大家好,我叫張團麗,來自河南駐馬店,今年46歲,是一位賣菜大姐。”在錄制節目的時候,當樸實無華的張團麗自我介紹時,現場響起了陣陣掌聲。她顯得非常自信從容,讓人看到了生活的茍且無法擋住她向往詩和遠方的決心。
在《心動》那一期的節目中,張團麗的個人積分位列第二,雖然有些遺憾,但是她對于最后的比賽結果還是很滿意的。孩子們看到電視上的媽媽侃侃而談時,充滿了敬佩,同樣熱愛詩詞的她們,把媽媽當成了自己學習的榜樣。
就是這樣的一個中年婦女,初中未畢業,卻用幾年的時間背會了近2000首詩,并登上了“好詩詞”的舞臺,肆意揮灑才華和詩心。張團麗說,這次經歷拓寬了自己的眼界,讓她的詩意人生沒有了遺憾,戰勝自己走向舞臺的信念,讓她今后可以更加從容地面對一切困難。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張團麗用一句詩作為此次采訪的結束語,既是對自己的一種鼓勵,也是對大家的鼓勵。談及未來,張團麗說她想帶動更多的人學習詩詞,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讓大家感受詩詞魅力的同時,遇見最好的自己。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