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有哪些關注點?專家為你來解讀
摘要:頂端新聞特約專家張占倉(河南省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長)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從科教大國邁向科教強國 過去五年,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
編者按
中國又迎“兩會時間”。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頂端新聞·中原策邀請專家深入解讀政府工作報告,聚焦社會發展重點難點熱點,建諍言、謀良策、出實招,啟航新征程,一起向未來。
頂端新聞特約專家耿明齋(中共河南省委咨詢組研究員、河南省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河南大學資深教授、河南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
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為實現“兩個確保”戰略目標奠定基礎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兩個確保”的戰略目標,即高質量建設和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成為新一屆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奮斗的綱領。布局了以創新引領為核心的“十大戰略”,主體是現代產業體系尤其是先進制造業。
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新材料、新能源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是河南的短板和弱項。河南要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必須首先在這些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發力。
要加大創新投入,引進和培育高水平大學和高端研究機構等高技術研發平臺,大規模聚集高端創新人才;狠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大力支持企業形成較為強大的研發功能,逐步將研發和產業化方面的政府驅動為主轉換為企業的自覺性驅動,將企業培育成為應用型研究、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培育的前沿陣地。
河南是制造業大省,如何實現制造業強省的發展目標?最重要的方向是完善重點產業鏈,培育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龍頭產業集群。
目前,基礎比較好的是電子信息和食品工業。要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引進核心企業,完善產業鏈體系,形成龐大、分工體系完整、相互之間存在內聯系、具有良好產業生態的產業集群。
食品產業有了雙匯和牧原兩大龍頭,也有了食品實驗室,還有一些相關的高校和科研機構支撐,缺的是適應時代需求變化的產品種類以及相關的應用性研發機構和研發平臺,還有分支領域的龍頭企業。這也是食品產業未來的培育方向。
電子信息優勢在于有富士康、超聚變等智能手機和服務器終端產品,缺的是價值鏈的核心環節,特別是前端高技術含量環節,也缺乏完整的分工體系。努力的方向是除了引進高技術環節如芯片、液晶面板等之外,還要培育和引進大量零部件配套企業,完善產業鏈和價值鏈。
除上述兩大產業之外,生物醫藥和新能源汽車也是重要的備選龍頭產業類型。
頂端新聞特約專家喻新安(河南中原創新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
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的。
2023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立足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的戰略決策,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部署。
近三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等指導性文件,開展了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為主題的大督查行動。經過各方不懈努力,我國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明顯增強,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持續提升,新發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目前,形勢的變化和我國面臨的實際困難,要求進一步增強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危機感緊迫感,進一步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步伐,進一步加大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工作力度。
世貿組織預測,今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僅增長1%,較2022年放緩2.5個百分點左右。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國必須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顯著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和可靠性。
二十屆二中全會公報指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依然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各種超預期因素隨時可能發生。”
總之,要充分估計形勢的急劇變化和我國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切實增強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危機感、緊迫感,把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步子邁得更大一些,更快一些。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保持戰略清醒,發揚斗爭精神,做到“三個更好統籌”。要努力擴大內需,切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進一步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社會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頂端新聞特約專家張占倉(河南省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長)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從科教大國邁向科教強國
過去五年,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之所以能夠取得大批科技創新成果,關鍵是從中央到地方都在想方設法增強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通過一系列政策舉措的推動,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重大項目,賦予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
目前,無論是專業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還是各類企業的研發機構,都培養培育和集聚了一大批常年安心從事科研工作的專業人員。一大批年富力強的青年科技人員正在快速成長,越來越多的機構不斷涌現出影響整個行業或區域發展的重大科研成果。
1995年啟動科教興國戰略以來,我們首先成為科教大國,進一步踏踏實實積累實力,按照黨的二十大的周密部署,開始穩步邁向全球科教強國。未來真正實現科教強國盡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扎扎實實促進科教強國建設,確實展示出令全國人民越來越有信心的大好局面。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基礎研究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加強基礎研究納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政策支持,推動基礎研究實現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創新的根基指明了方向,將對進一步全面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產生重要促進作用。
按照目前全國科教興國戰略實施的整體狀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廣大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尤其是大批青年科技人才的奮力拼搏下,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未來我們建設科教強國的夢想一定能夠順利實現。在科教強國實力越來越強盛的力量支撐下,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一定能夠實現!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