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論場|善待青春誓言,祝福莘莘學子
摘要:網絡的虛擬性,不僅使人更容易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同時也不失為對人性更深入靈魂的拷問:網絡有道義,馬甲有尊嚴,不要將網絡空間當作逞口舌之力的情緒沙包。
□趙志疆
“沒有人是生來的弱者,沒有人是命定的草箭”“我們可以不成功,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后悔”“早上6點的校園真的很黑,但600多分的成績真的很耀眼”……近日,湖南桑植縣某中學舉行高考沖刺百日誓師大會,一名高三學生代表激情澎湃的發言燃爆全場。
既然是高考誓師大會,自然少不了慷慨激昂、豪情萬丈的演講。憑借飛揚的文采和飽滿的熱情,這名高三女生贏得了現場師生一片叫好。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由此也引發了一些網友“用力過猛”的吐槽。更有甚者,不無譏諷地表示“你咬牙切齒的樣子,真的很難看”。
正所謂“人不輕狂枉少年”,在誓師大會上豪情萬丈地喊出心中夢想,又有什么不妥呢?將慷慨激昂比喻為“咬牙切齒”,與其說是對表情管理的諷刺,不如說是對“圣人眼光”的自我標榜——在某些人眼中,年輕人按部就班是“擺爛”,奮發圖強是“內卷”;成熟穩重是“死氣沉沉”,豪情萬丈是“用力過猛”……問題的關鍵是,年輕人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符合這些人的心理期待?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對旁人評頭論足、吹毛求疵者,自己心中往往也沒有答案。如果一定要給出一個答案,那恐怕就是:世人皆醉我獨醒,我是人間大清醒。
對別人橫挑鼻子豎挑眼,與網絡暴力往往只有一步之遙。現實生活中,太多網絡暴力起于傲慢與偏見,裹挾著情緒在互聯網上不斷發酵,最終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和傷害。令人欣慰的是,這樣的傲慢與偏見終究還是少數,恰如一些網友所言:網絡暴力的樣子最難看。網絡的虛擬性,不僅使人更容易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同時也不失為對人性更深入靈魂的拷問:網絡有道義,馬甲有尊嚴,不要將網絡空間當作逞口舌之力的情緒沙包。
沒有誰的人生可以被別人定義,對于那些為實現夢想而努力拼搏的莘莘學子,還是讓我們少一些居高臨下的傲慢與偏見,多一些情真意切的關懷與祝福吧。
責任編輯:張建福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