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國內

當AI變得聰明又油膩 距離人類智能還有多遠

2023-02-27 08:48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徐明霞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他說,公共管理學界目前對人工智能的研究和使用,基本上還是建立在已有的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上的,ChatGPT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公共管理學界需要更新我們對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給我們帶來的挑戰的理解和思考。

中國礦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蕾去年對人工智能領域產生興趣,買了四五本人工智能相關的書籍。她記得,有本新出版的書里提到,從阿爾法狗這類專用型人工智能技術,到通用型人工智能產生,可能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如今來看,這樣的預言顯然低估了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

幾年前,人工智能技術還被網友嘲笑為“人工智障”,而去年年底誕生的ChatGPT,僅兩個月就俘獲了1億活躍用戶,讓人們重新認識了何謂“人工智能”:美國一位教授布置學生寫論文,得最高分的那篇論文條理清晰、論證充分,結果竟然是ChatGPT寫的;記者讓ChatGPT幫忙寫稿,它十分鐘可以寫三篇,而且寫得像模像樣……最新消息顯示,在亞馬遜網絡書店,ChatGPT已成為至少200本書的作者或共同作者。

人們像談論一個真正的“人”一樣談論ChatGPT,談論它會奪走什么行業的飯碗、會不會控制人類。近日,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廣西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共同主辦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ChatGPT)與公共管理教育與實踐”研討會。會上,十余名公共管理專家談了ChatGPT對未來教育、就業以及科技倫理等方面的挑戰。

ChatGPT爆火背后,技術失控論再引關注

在劉蕾的描述中,ChatGPT仿佛一個真正的人,它似乎永遠謙和、富有耐心,又無所不知,還很會討好人類,甚至顯得有些“油膩”。但她忍不住反思:“如果我們身邊有這樣一個(無所不知的)朋友,這是一件好事嗎?他可以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去回答各種問題,這樣會不會讓我們變笨?”

這樣的擔憂不是第一次出現。

劉蕾提到,早在搜索引擎谷歌出現后,就有人提出“谷歌效應”:人們把互聯網看作記憶儲存的一部分,因而不再去記憶那些知識。“但是如果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如何有創造性?”

劉蕾擔憂,ChatGPT出現之后,可能不僅僅會削弱人們的記憶能力,甚至對人們的決策能力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可以把它稱之為‘奪取人類前額葉計劃’,因為前額葉涉及行為、控制情緒、解決問題的計劃、詞語創造等。”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顏昌武認為,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技術化,而ChatGPT就是技術在最新發展階段的表征。與此同時,人類面臨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技術會不會失控?

顏昌武說:“技術開始成為一種自主的力量,它不僅要擺脫人類的控制,甚至反過來要控制人類,就像很多科幻電影里講的‘機器人控制人類’——這其實是一個隱喻,這個隱喻的內在核心就是世界在尊重技術自身的發展規律,就像我們今天不用智能手機就無法出行一樣。”

使用AI產品時,普通大眾顯然并沒有考慮這么多。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孟天廣做過一項實證調研,分析社會大眾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理解。2021年,他的團隊在全國各省做了2000多份問卷調查,同時還收集了一年來微博等社交媒體上的數據。

結果發現,大眾在使用或購買智能門禁、智能家居等AI應用時,基本會關注兩個方面,一是性價比要高;二是信息要得到保護。在大眾對人工智能的倫理擔憂中,排名第一的是隱私安全問題,其次是數據公平。

學者關心的人類自主性等問題,還遠不在公眾的考慮之列。

機器過去替代人類的肢體,未來將部分替代大腦

每當出現重大技術突破,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是:它會代替人類嗎?

在一些領域,沒有感情的AI比“總是心存僥幸、想逃避責任、腦容量有限”的人類更為稱職。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容志說,人在處理突發事件時,可能存在漏報、遲報、瞞報等問題,還可能忽略風險、存在僥幸心理,這些問題都制約了應急管理水平。

他說,在應急管理領域,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非常多。比如在預防階段,人工智能的精準感知能力不斷提高,匯集、整合信息的能力不斷增強。在此基礎上,人工智能對危險的監測預警能力也提高了。通過特定的算法和數據的訓練形成模型后,AI就可以提高預測能力,比如預測自然災害、森林火災風險等。美國科學家甚至在預測暴力犯罪、社會安全領域也引入了人工智能技術。

災害發生后,人工智能技術還可以輔助決策,根據災害情況、資源分布情況等,生成最高效的救援路線。此外還有大量機器人、無人機參與搶險救援。容志認為,“人工智能的使用,對于應急管理的流程再造和能力提升,起到了關口前移、協調聯動的作用。”

在2014年首次出版的《第二次機器革命》一書中,作者埃里克·布萊恩約弗森和安德魯·麥卡菲認為,以蒸汽機為代表的工業革命是第一次機器革命,機器部分地替代了人類的身體;如今正在迎來第二次機器革命,機器將部分地替代人類的大腦。

容志發現,很多人在討論人類和人工智能是不是替代關系。他引用伏爾泰的話說:“評判一個人,要看他提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給出問題的能力。目前來看,提出問題的能力恰恰是人工智能很難具備的。”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葉林最關心的問題是,在人工智能的沖擊下,人們還能不能保住飯碗。

“過去我們認為,機器人就是一個流水線、生產線,它取代了體力勞動。而現在可能連腦力勞動都會替代。”葉林甚至覺得,高校老師也在被AI替代的名錄上。

葉林認為,人工智能的替代效應會造成一些嚴重的失業問題,有些崗位會消失。與此同時,可能也會出現一些新的崗位,比如人工智能的訓練員、操作AI的崗位等,而且還需要大批掌握理論技術和智能技術的現代產業技術人才。

AI重構課堂,未來教育將轉向互動式培養

多名學者不約而同地認為,ChatGPT會對教育領域產生深刻影響。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吳曉林發現,在一項全球調查中,超過89%的受訪學生用ChatGPT完成過作業,53%的受訪學生用它寫論文,22%的受訪學生用它來生成論文大綱。

“那么面對未來,研究生教育應該何去何從?”吳曉林說。

他認為,人工智能對既有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有三重替代功能:課堂替代,以前的課程都在課堂內完成,未來的教育可能會虛實結合,不再局限于課堂的情景;教師替代,人工智能在批改作業、收集信息、傳遞知識上,發揮的作用將日益遞增;考評替代,如今研究生的考評方式以論文和作業為主,這些有標準化、流程化的特征。

但吳曉林對未來并不悲觀:“人工智能雖然看起來智能,但是目前來看,它基本上是片兒湯式的知識集成,不可能代表深度的思考和創新,因而這就是我們未來教育改革的方向。”

吳曉林認為,要以互動式的培養來破解流水線的困境,引導學生進行理解性、深層次的學習;此外,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入情感體驗、閱歷等因素,而非進行簡單的知識闡述,還要以思想性的教育,引領學生超越技術性的局限,學會提出好問題、注重邏輯、辨認有用的信息。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張志紅是個“技術控”,喜歡嘗試新的技術,她認為,要更好地“馴化”AI,讓它成為教師的助手;而隨著AI技術發展,教師的角色也將發生變化,教師會變成教學活動的導演,學生成為主角。

她說:“未來知識和能力的獲得,將會更聚焦于如何構建問題以及問題背后的價值重建。”

人們馴化AI的同時,也在被技術“馴化”

“像ChatGPT這樣一種技術上的‘狂飆’,對我們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對我們這個社會來說意味著什么?我認為,背后的核心是,技術、技術權利和我們的社會權利的關系問題。”華中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袁方成說,“技術(發展)上去了,很多人失業了,這些失業的群體在多大程度上能夠獲得發展的機會、就業的機會、再教育的機會?”

ChatGPT的發展還在加速。

在這次研討會,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于文軒教授出示了兩張對比圖:和第四代ChatGPT的算力來比(用一個圓來代表),當前的第三代ChatGPT算力只是一個小黑點,就像太陽面前渺小的地球。

于文軒說,大語言模型是“語言學和計算機工程學”的完美結合,其邏輯就是要模仿和無限逼近人獲得知識和發展語言的過程。有國外研究表明,ChatGPT已經展示了其“掌握統計規律,具備推理能力和展現基本人類情感”的潛力。

他說,公共管理學界目前對人工智能的研究和使用,基本上還是建立在已有的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上的,ChatGPT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公共管理學界需要更新我們對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給我們帶來的挑戰的理解和思考。

事實上,當人們在馴化“AI”時,也在不知不覺中被技術“馴化”。

當天,于文軒向與會者展示了他和自己上初中的女兒,對著同一張網絡美術作品進行臨摹的兩幅作品。于文軒的作品是他用毛筆和工筆畫技法耗費數日畫出的。女兒的作品則是使用iPad一個晚上完成的。

于文軒把兩幅畫并排放在一起,問與會者更喜歡哪一張。女兒的作品線條流暢,造型準確,色彩鮮艷明晰。于文軒的作品線條抖動,色彩暗淡,紙張也不平整。

他在不同場合進行過測試,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電繪作品,但是從中國畫藝術的角度說,于文軒的作品更有人味,更有藝術性。

“大部分人選擇她的畫,是因為大家沒有意識到我們對美的看法,實際上已經被現代科學馴化了。人的手工繪圖技術,在信息技術面前是粗糙和低劣的。”于文軒說,現代科技的發展改變了我們對人和“人性”的認知和看法。他也借此表達了自己對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沖擊人文藝術的憂慮。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雅娟 實習生 王蓮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18水真多毛片免费观看| 污污视频在线观看黄|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 二级毛片免费观看全程| 熟女老女人的网站| 华人生活自拍区杏吧有你|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GOGOGO免费观看国语|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无遮挡a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高清内射无套| 欧美交换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 69pao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操2018| 一边摸一边叫床一边爽|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 欧美ol丝袜高跟秘书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激情吃奶吻胸免费视频xxxx| 免费在线黄色网址| 美国式禁忌3在线影片| 国产一区免费视频|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 欧美叉叉叉BBB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