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患者的營養管理建議
隨著防疫新十條的頒布,疫情防控邁入新階段。面對新冠病毒,提高個體的防御系統是關鍵所在,積極給予正確合理的營養支持,可以提高機體防御力,縮短病程,盡早康復。患者一經轉入定點治療醫院,即應根據其臨床狀況及營養風險篩查和評估結果,早期給予合理的膳食和營養治療,以改善營養狀況、免疫功能和臨床結局;其中兒童、伴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重癥和危重癥患者應成為重點關注的對象。
COVID-19患者的營養治療原則
1.遵循營養風險篩查→評估→干預→監測的規范流程,盡早識別有營養風險和營養不良的患者。選擇營養治療方式,根據患者的營養風險篩查/評估結果、病情嚴重程度和胃腸道功能等,選擇適合的營養治療方式。建議遵循階梯式遞升原則:以飲食+營養教育為基本方式,依次上升為飲食+口服營養補充、腸內營養、部分腸內營養+補充性腸外營養或全腸外營養。當某一營養治療方式不能滿足60%目標營養治療需求3-5天時,可選擇上一階梯治療方式。
2.遵循盡早、安全和保證質量原則落實營養治療措施,應在保障食品質量和安全的基礎上,做好各類飲食及腸內營養制劑的供應。
3.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腸內營養制劑,包括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或腸內營養制劑。前者分為全營養配方、特定全營養配方和非全營養配方食品;后者根據配方中蛋白質的水解程度不同,分為整蛋白、短肽等配方;根據用途不同,分為通用型、疾病特異型和組件型配方。
4.加強對營養治療患者的監測和并發癥的防治,營養治療過程中需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避免過度喂養或喂養不足;防止營養治療不耐受和再喂養綜合征等并發癥;評估營養治療效果,
動態調整治療方案。
5.輕型或普通型患者:鼓勵患者經口進食,保證足夠能量和蛋白質,結構合理、均衡,食物多樣化,以獲得充足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注意補充充足的水分。考慮到2019-nCoV感染狀態下的炎癥反應和消耗,可在推薦的能量[25-30kcal/(kg·d)]攝入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攝入量。推薦蛋白質攝入1.2-1.5g/(kg·d)。建議每天給予瘦肉、魚、蝦、蛋或大豆等優質蛋白質類食物達150-200g,奶及奶制品300g;具體可按照個體患者的基礎代謝情況進行調整。如患者存在攝入不足/存在營養風險/存在營養不良,應鼓勵患者進食,并早期經口補充營養強化食品、FSMP或腸內營養制劑。ONS補充劑量為200-400kcal/d(200-400mL/d),可隨餐或餐間補充,每日2次;耐受性差者,可分多次攝入或啜飲。當飲食+ONS不能滿足60%目標能量需求3-5d時,需考慮管飼腸內營養。當腸內營養不能滿足需求或有禁忌時,可予以SPN或改為TPN。
6.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強調在規范化營養治療基礎上體現個體化營養治療;注意評估臟器
功能及內環境穩定性,對存在水電解質紊亂或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患者,應先予糾正后再給予
營養治療。營養素供給能量目標:結合病情確定能量供給的目標量,一般以低劑量起始喂養,3-7d達到目標量。供能營養素的構成比例應根據病情和臟器功能等因素設定或調整。對能夠自主進食且無嘔吐或誤吸風險的患者,應盡早優先給予經口飲食,少量多餐,并以在3-7d內滿足70%營養需要量為目標;管飼腸內營養:對無法經口攝食或存在誤吸風險,并且無腸內營養禁忌證的危重癥患者,應首選管飼腸內營養;對采用俯臥位(機械)通氣的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建議盡早給予管飼腸內營養。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朱盼盼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