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文旅科研齊發力 河南講好新時代漢字故事
摘要:實景演藝通過聲光電,將關于漢字的故事娓娓道來…… 中國文字博物館漢字互動區 攝影 張雨晴 在科研方面,安陽師范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著力建設多學科協同創新、具有國際水平的甲骨文大數據平臺,于2019年正式發布上線甲骨文大數據平臺“殷契文淵”,并面向全球免費開放。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道(張雨晴):人類所知最早的文字雛形之一——賈湖遺址契刻符號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漢文字系統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幫助秦始皇“書同文”、制定規范書寫“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編寫世界第一部字典、歸納漢字生成規律、統一字義解析的文字學家許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鄉完成了《說文解字》這部漢文字學巨著……幾千年來,中原大地幾乎全程見證了漢字的產生和重要發展階段。
中國文字博物館字坊 攝影 張雨晴
新時代,為賡續歷史文脈、講好漢字故事,河南在文旅、科研等方面發力,通過創新讓古老的漢字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河南的諸多景區將漢字元素融入景觀建設中,在不同的游玩區域展示各個歷史時期的漢字形象,并附上關于漢字結構、漢字含義等內容的小知識點,讓游客在休閑玩樂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漢字文化熏陶、學習漢字知識。
許慎文化園漢字大道 供圖 漯河市委網信辦
不論是在中國文字博物館、濮陽倉頡廟、漯河許慎文化園、鶴壁淇水詩苑,還是在安陽殷墟文旅考古小鎮、鞏義杜甫故里,游客都能在景區看到漢字的身影。80米長的漢字大道,展示了漢字的產生、演變、發展過程;詩歌長廊盡顯漢字之韻、漢字之美;實景演藝通過聲光電,將關于漢字的故事娓娓道來……
中國文字博物館漢字互動區 攝影 張雨晴
在科研方面,安陽師范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著力建設多學科協同創新、具有國際水平的甲骨文大數據平臺,于2019年正式發布上線甲骨文大數據平臺“殷契文淵”,并面向全球免費開放。截至目前,“殷契文淵”已收集甲骨文著錄246部(篇)、文獻2萬余篇,成為全球甲骨學家研究甲骨文的重要數字資源平臺。
甲骨文大數據平臺“殷契文淵” 供圖 安陽市委網信辦
據學者統計,目前已發現的甲骨文單字共4000余個,取得共識的破譯字約占三分之一。2016年,中國文字博物館對外發布“甲骨文釋讀計劃”,向全世界廣泛征求能夠破譯甲骨文的人,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甲骨文研究,在全社會掀起釋讀甲骨文的熱潮。
講漢字故事、強文化自信。如今,河南正憑借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讓漢字在中原大地熠熠生輝。
責任編輯:李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