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分報紙的”
摘要:每次從鄉郵電所取回征訂的報刊,趕緊找來一把椅子或一個板凳,把報刊擱置一邊,一張一張地瀏覽,一頁一頁地翻閱。
文/陳健
那天,一前一后兩個人到單位辦事。因為我的辦公室處在進辦公樓一樓左拐樓道南端第一個門,“砰砰砰”,他們非常自然地敲響了我辦公室的門。“請進!”聽到敲門我大聲應了一句。一位女士把頭探了進來,環視了一下,隨即縮頭走了,對尚在門外的隨行者說了一聲:“他是一個分報紙的。”
皆因和文字工作有緣,出于對我工作的支持,每年宣傳部以及單位都給我配備有《人民日報》《河南日報》《駐馬店日報》等幾種報紙,根據個人需要和愛好,我自己也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些錢訂閱《農民日報》《河南日報·農村版》《天中晚報》《讀者》《青年文學家》等報刊,不斷地從這些報刊中汲取營養,增長知識,開闊思路,提升能力。隨著年齡增長,總感覺看得多,忘得快,真正能夠留存于腦海中的很少。
大多報刊瀏覽之后,我不舍得扔掉或賣掉。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除了家里書房內、床頭邊堆的滿是書籍、報刊,連辦公室臨近檔案柜的墻角處、靠近西墻的辦公桌上都碼放報刊,有時想翻看碼放在最上面的報刊必須得把凳子墊在腳底下。這都是我平時信手拈來、隨手翻閱的精神食糧。曾有領導和同事善意地提醒我,你看你辦公室的報刊堆的哪兒都是,咋不清理一下呢?我嘴里應承著,隨后一沓一沓地認真折疊碼放在自認為合適的位置,但過了一陣,一如既往,每天送來的報刊又堆得滿桌子都是,顯得有些凌亂不堪。
不知有多少人問我,你咋不把那些舊報紙處理了呢?我說當破爛賣能值幾個錢?辦公室里堆放的一摞摞舊報刊也招來了不少收破爛者的垂涎,聽著“你那舊報紙賣不?放心了,我給你高價”的征詢聲,我均毫不猶豫地一一回絕。我曾開玩笑似的跟要好的朋友和同事調侃,我這些舊報刊說不定若干年之后就成了有價值的文物了,到那時就會價值倍增!他們聽后笑笑。我還不止一次說過,等我哪天不在了,把那些刊載有我文章的和沒有刊載我文章的報刊一律作為我的陪葬品,讓我在天堂可以隨手翻看。
說起報刊,我情有獨鐘,永遠忘不了我是吮吸著它們的營養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在困守老家的日子里,我經常從趕集賣菜的資金中克扣微薄的部分據為己有,積攢到一定時候再拿出來到鄉郵電所(那時候還沒有郵政和電信)征訂報刊。每次從鄉郵電所取回征訂的報刊,趕緊找來一把椅子或一個板凳,把報刊擱置一邊,一張一張地瀏覽,一頁一頁地翻閱。發現好文章,用筆劃上勾,或是把書頁折疊一下,留作日后閑暇時細讀慢品。
那時候每次到郵電所領取報刊,我都會對郵遞員投去艷羨的目光。暗自思忖著:如果自己是一名郵遞員多好,每天不但可以有那么多報刊任自己挑選閱讀,而且還有一份收入。后來,通過讀書看報、寫作,我不斷成長,逐步走出了農村,有了一份自己心儀的工作。
那位辦事的群眾不知道她是什么身份,也不知道她是什么職業,在她的思想觀念里,分報紙的可能地位卑微,知不了什么情,辦不了什么事,說話也白搭,何必多說話,因而不如扭頭走。那人走后我暗笑:真有意思!可我永遠愿意做一個整天沉浸在報紙堆里的“分報紙者”。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