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家鄉
摘要:我家挨著稻田,當然離育秧的田塊兒很近,秧田邊的水溝旁,又是一排又粗又大的柳樹,樹冠像一把巨傘,遮住了驕陽,也為我們這群學齡前的小伙伴,遮出了一片清涼舒適的天地,一處灑滿快樂的小世界。
文/張廣新
城市快節奏的生活,讓人感到緊張而又疲憊,工作之余,時常想起我兒時的家鄉。
經常讓我魂牽夢縈的家鄉,現在又是什么樣子呢?
抽空回了一趟老家。村子里,路是水泥路面,房是紅磚藍瓦、高墻大院,再也見不到一間土坯草屋,一處破剎陋院。欣喜過后,又頗傷感:村中青壯皆外出務工,“兒童相見不相識”;老人們中,也大多“托體同山阿”了。變化最大的,恐怕還要數家鄉的環境。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古人詩句中描繪的意境,經常在我頭腦中浮現,這是多么和諧迷人的田園風光啊!
我的家鄉也曾經如此。小時候,我家屋后就是一大片種稻子的水田,田邊挖著縱橫交錯的小水溝,這些水溝一直通到山腳下的一座小水庫。那時,水庫的水是多么清澈呀!夏日的午后,頂著炎炎烈日,小伙伴們經常成群結隊地去洗澡。水性好的,常常比賽看誰游得遠,誰的游姿美;水性稍差的,不敢往深水處去,只是在石砌的堤壩邊,手扒著石頭亂撲騰;那些不會水的,干脆靜靜地站在淺水中,任水里亂游的小魚和自己親密接觸。有時候,運氣好的,還有意外驚喜:要么是逮一條大魚,要么是捉一只王八。魚,小的不要,起碼是半斤以上的;鱉,大小都要,大的燉湯喝或者熬湯飲牲口,小的呢,放在水盆里或者干脆丟在水井中,養著!不過,要不了多久,盆里和井中的都不見了,也不在意,反正這些東西河里溝里到處都是。
水稻育秧的時候,已經是春末了。育秧的田塊兒,需要精心照料,要派懂行的人專門看管。我家挨著稻田,當然離育秧的田塊兒很近,秧田邊的水溝旁,又是一排又粗又大的柳樹,樹冠像一把巨傘,遮住了驕陽,也為我們這群學齡前的小伙伴,遮出了一片清涼舒適的天地,一處灑滿快樂的小世界。柳條隨風輕舞,舞出了我們多少五彩斑斕的童年夢想。
看秧的是本家的一位大伯。這人年輕時曾下過湖廣,據說有豐富的種稻經驗。他身材高大,但說不上魁梧,我們喜歡他,是因為他的肚子里裝著說不完的小故事。什么《四郎探母》《呼延慶打擂》《刀劈楊凡》《劉羅鍋下江南》……反正很多、很雜,也很有趣。我們每每聽得入了迷,常常忘了回家吃飯,要母親一遍一遍大聲地喊。同時,我們也心甘情愿地受大伯的差遣:撿個石子兒,趕跑鳥雀,或者給他捶捶脊背,撓個癢癢……頭頂是藍天下濃濃的綠蔭,身旁是水溝里清清的流水,耳邊是誘人的故事和清脆的鳥鳴。啊,童年的那段時光,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那么令人神往!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