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丨“中華文字始祖”竟是他 聯合國專設節日紀念
央視網消息(記者 魏俊浩)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漢字是如何誕生的呢?2月19日,“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網絡主題宣傳采訪團走進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探尋漢字之源,感受中華厚重文化。
南樂縣倉頡文化博物館,位于南樂縣城西北20公里處的梁村鄉史官村,有倉頡陵和倉頡廟,是專為紀念倉頡而建的。
據相關資料記載,倉頡是軒轅黃帝的史官。“沒有文字之前,當時的部落以結繩記事為主,大事記大結,小事記小結,隨著黃帝部落的擴張,倉頡已經記不清大事發生了什么,小事發生了什么,急需一個新的記事方法。此后,倉頡上觀日月星辰之變化,下觀看萬物形態之變化,發明了我們最古老的象形字,開啟了中華文化新篇章。”倉頡文化博物館講解員龐新剛講解道。
“倉頡一生創造了許多文字,但現在僅存28個字。” 龐新剛說,這28個字念作:“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大致意思是在軒轅黃帝的帶領下,打敗了蚩尤,團結了各部落,在黃河流域安居樂業,農耕文明由此開啟。
倉頡造的字,有了漢字的大體形態,在后續的發展與改變中,逐步使文字更加容易記住與書寫,慢慢地由簡單的符號形式,演變為我們所熟悉認知的現代漢字。倉頡造字,對中國文字的演變有著重要意義,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他也被譽為“中華文字始祖”“三教之祖”“萬圣之宗”。
2010年,聯合國將農歷二十四節氣之“谷雨”定為中文日,以紀念“中華文字始祖”倉頡造字的貢獻。
倉頡雖已長眠于南樂的黃土之下,但他的所造的漢字歷久彌新,成為最富內涵與深意的人類語言。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