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安陽的這所學院有個夢想,讓全世界的甲骨文“數字回歸”
摘要:與此同時,他表示,實驗室的終極目標是實現甲骨文的“圖形檢索”,即用計算機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系統,直接檢索甲骨文拓片上的甲骨文,這將為全球的甲骨文研究學者及愛好者的甲骨文資料查詢帶來極大便利,“我們正在一步步向這個目標靠近”。
【環球網文化頻道 記者 代玉】安陽是甲骨文的故鄉、中國文字的發源地。2月17日,記者跟隨“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安陽師范學院,這里擁有國內唯一的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文博考古與信息化處理跨學科人才創新團隊,致力于以人工智能技術“破譯”甲骨文,向我們傳遞三千多年前古人文字里的訊息。
“殷契文淵”——甲骨文大數據平臺首頁截圖
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殷墟甲骨的發現使只存在于典籍中的商代被證實為信史。甲骨文發現120余年來,甲骨學研究者遍布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等數十個國家,成為認知中國早期歷史和古代文明的重要工具。
2017年,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2019年,安陽師范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完成的“殷契文淵”——甲骨文大數據平臺正式發布,該平臺從上線之日起免費對全世界提供服務,為甲骨學研究提供大數據支持,也標志著甲骨學研究進入智能化時代。
“數據中心總共有37臺服務器,每一秒都不停地為世界提供服務。”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永革教授告訴環球網文化記者,有一次學校意外停電,立刻就有美國的學者打電話來,著急地詢問為何訪問不了數據平臺,“國外專家非常需要使用我們的甲骨文研究數據”。
劉永革介紹,實驗室的工作內容主要采集甲骨文拓片、摹本、著錄以及甲骨實物等數據,并對甲骨文語義、語法、字形、數據挖掘研究。目前平臺數據庫中包括著錄152種,種類數量為世界最多;收錄甲骨文字型4300多個,甲骨文研究文獻3萬多篇。
作為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對于甲骨文的研究中,考釋和綴合是公認的重點和難題。實驗室核心的大數據工作正是“綴合”。如何把成千上萬的甲骨文碎片上的數據拼合起來,形成上下文的連接,能夠讀懂甲骨上記錄的內容?劉永革帶領團隊研發了甲骨文自動綴合系統,目前綴合數據庫已收錄6956條數據,已經綴合34組甲骨碎片,開創了甲骨文研究的新局面。
與此同時,他表示,實驗室的終極目標是實現甲骨文的“圖形檢索”,即用計算機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系統,直接檢索甲骨文拓片上的甲骨文,這將為全球的甲骨文研究學者及愛好者的甲骨文資料查詢帶來極大便利,“我們正在一步步向這個目標靠近”。
據了解,自殷墟刻辭甲骨發現以來,甲骨文字骨先后出土了16萬片左右,“除了我國博物館里的收藏,在安陽民間也收藏有大量甲骨文字骨,民間的甲骨文也將是重要的數據。在世界很多地方也收藏了數量不等的甲骨片。”劉永革說。
“用超級顯微鏡把甲骨上的文字放大500倍,你會看到3000年前文字的刻畫。”自2000年研發甲骨文輸入法開始,劉永革潛心甲骨文信息化處理工作二十余年。他動情地說,三千多年前我們就有了成熟的文字(甲骨文),這是西方文明所沒有的。在信息化的今天,用科技考古的方式、科技影像的手段,把甲骨文的信息采集保留下來,十分必要,“最大的夢想就是讓全球的甲骨文‘數字回歸’”。
作為安陽人,劉永革感到自豪,“甲骨文是安陽的一張亮麗名片,我們面向全世界免費開放甲骨文大數據平臺,也通過全球甲骨文研究者、愛好者的數據使用,推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他表示,如今“殷契文淵”甲骨文大數據平臺早已可以使用手機輕松訪問,今年實驗室與合作伙伴聯合打造的“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亦將于“谷雨祭倉頡”這個日子面向全球發布,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讓更多的人愛上甲骨文,感受中華古老文明的永恒魅力。
責任編輯:史秋宇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
【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文旅科研齊發力 河南講好新時代漢字故事
-
【光明網評】探尋漢字起源,讓中華傳統文化“火”起來
-
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丨漢字尋根:甲骨文里看“中國”
-
“寫意中國”登頂熱搜,古老漢字引領“最潮中國范兒”|頂端快評
-
【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在古都安陽感受了不起的中國文字力量
-
寫意中國 探尋漢字起源|河南安陽:走進殷墟 感受3300年的歷史傳奇
-
寫意中國·說文解“字”丨馮克堅:最大力度利用河南文字資源 擦亮中原“文化名片”
-
【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安陽殷墟考古文旅小鎮:擦亮甲骨文文化名片 沉浸體驗漢字民俗
-
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丨30余家網絡媒體走進文字的“家” 探尋華夏文明
-
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丨30余家網絡媒體走進文字的“家” 探尋華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