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背后的故事:嵖岈山風光——劍魚石
□孫彥軍
國家地質公園嵖岈山,怪石嶙峋,風光無限,象形石比比皆是。除石猴,唐僧,醉八戒,沙和尚,白龍馬,神龜問路,神犬嘯天,神龍出山,巨龍回首等等,劍魚石也是天下一絕的奇觀之一。因當時沒完全開發,通往山區的是一條碎石公路,沒公交車,更沒有農家賓館。同時又因劍魚石隱藏在深山老林的峽谷之中,當地也很少有人知道具體位置。為拍此景我也費盡了周折,但為挑戰自我,拿下該景,決心前往一戰。
1987年春天的一個早晨,我自帶相機與干糧騎自行車從縣城西行3個多小時到達25公里處的嵖岈山風景區,此時該山還沉睡在原始狀態中。經詢問多名本地居民和判斷,劍魚石在西山大峽谷及六峰山的峰林之中。從琵琶湖畔西望:山勢奇特,石峰險峻,陡峭驚魂,野林叢叢,翠竹茂盛,但一時找不到上山的路。無奈之際遇一放牧老人,經指引沿一羊腸小道行至山下一石洞旁路消失。細心觀察后沿著原始崎嶇不平的石坡攀登,行致半山腰時驚遇斷崖絕路,仰望前面是氣勢逼人的垂直險峰,上下左右迂回攀爬數小時也沒找到進山的路,此時天色已晚,只得遺憾的撤退騎車返回縣城。
休整幾天后再次騎行到達六峰山下,沿琵琶西岸北行,尋找登山的路,至風水嶺時發現西行可能到達山頂的路,探索約一小時后遇見一處斷崖。這里絕峰林立、峽谷縱橫、森林茂密、暗洞連連,白色帶刺的滕條盤根錯節,仰望山峰登頂無望,卡在半山腰進退兩難。稍作休息后,我繼續抓著野樹攀爬,歷盡艱辛,兩小時后終于爬到一峽谷的入口。穿過長滿野滕和竹林的鈄坡到達一獨立的石垛上,一番觀察后發現這有多條峽谷,亂石林立,危如累卵,但怎么也找不到傳說中的劍魚石,只能逐個峽谷進行判斷搜尋。此刻夕陽西下,人困疲乏,靠在石壁下休息片刻后,我內心充滿了遺憾準備下山,但不甘心又沿石壁繼續向上攀登,約數十步回頭望時,奇跡出現了,一柱擎天的巨石赫然挺立在面前,這不就是傳說中劍魚石嗎?我頓時喜出望外,疲勞頓消。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嵖岈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原來該石的正面就是我剛才休息時背靠過的石壁,長約20余米,上面掛滿了翠綠的爬山虎,側面看時才是獨立的劍魚石。此時,放眼望去,嵖岈奇觀盡收眼底,如天然盆景層次分明、空靈奇秀、犬牙交錯、懸崖絕壁、驚心動魄,遠山含黛、靜美如畫。劍魚石如神州利劍聳立在群山之巔,大有蓄勢待發一劍劈天的氣勢。我情不自禁的端起相機一陣狂拍。激情澎湃的快門聲響過一陣后久久不忍離去。
因當時陽光照射的角度效果欠佳,數日后我又從縣城騎行到此拍攝,此次終于達到了我理想中的境界。當時因只顧拍的高興,下山時不小心跌了一跤滑到山谷,好在只是個3米左右的小山坡,身上并沒有受傷,摸摸鼻子耳朵都還在,虛驚了一場又滿豪情的返回縣城。之后這張照片在多家報紙雜志刊發并被景區及各級旅游部門宣傳使用。
歲月悠悠,時光如梭,轉眼35年過去了,當年追尋拍攝劍魚石的經歷似如昨日歷歷在目,終身難忘。
責任編輯:王曉晶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