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丨為加快農業強省建設培養新型人才
摘要:從“河南蔬菜之父”張紹文教授,到在我省最先引入日光溫室蔬菜生產的孫治強教授,再到解決蔬菜生產銷售“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馬長生研究員,五代“蔬菜人”共同努力,選育瓜菜新品種50多個,打造了扶溝“中原菜都”、南樂“番茄小鎮”等。
□河南農業大學校長 介曉磊
強省必先強農,農強方能省強。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省,作為一名農業大學校長和農業科技“老兵”,我深感科技創新在農業強省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數字最有說服力。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7%,優勢特色農業產值占比達57.8%。河南從“國人糧倉”到“國人廚房”再到“世人餐桌”,構建了“三產融合”的全產業鏈、供應鏈。在這個過程中,我省農業科技人才鏈、創新鏈起到了強大的支撐作用。
作為我省農業戰略科技的主要力量,河南農業大學超前布局智慧農業等一批新農科建設急需專業;圍繞國家戰略和“三農”重大需求重組人才創新團隊133個;與省農科院共同牽頭的神農種業實驗室、與鄭州大學共同牽頭的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相繼掛牌運行,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通過科技部專家論證;全程參與和服務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中原農谷”建設。
科技再先進,也要服務于農業生產。例子不勝枚舉:殷貴鴻團隊攻克了抗赤霉病不高產、不多抗、不穩定等三大技術難題,育成6個抗赤霉病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張改平院士率先建立免疫試紙快速檢測技術體系,研制出國際首創的快速檢測試紙產品,為我國重大動物疫病快速檢測和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撐;從“河南蔬菜之父”張紹文教授,到在我省最先引入日光溫室蔬菜生產的孫治強教授,再到解決蔬菜生產銷售“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馬長生研究員,五代“蔬菜人”共同努力,選育瓜菜新品種50多個,打造了扶溝“中原菜都”、南樂“番茄小鎮”等。
未來,河南農業大學將深度融入周口國家農高區和“中原農谷”建設,解決攻克重大基礎理論和“卡脖子”技術問題,擦亮科技創新“豫農”品牌;加強新農科建設,培養更多拔尖創新型和復合應用型農業科技人才;圍繞農業主導產業、特色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機制,加大動植物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力度,為農業強省建設作出農大貢獻。
(本報記者 劉曉波 整理)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