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下關系回暖 法德“雙引擎”60年了還有多大勁?
摘要:法德不僅要考慮本國的利益,也要顧全歐盟的整體利益,從維護歐盟團結、有利于歐洲一體化發展的角度出發,妥善協調分歧,為建設一個更獨立、更安全、更可持續發展的歐洲而共同努力。但鑒于法德在具體領域、尤其是能源及防務等關鍵問題上的分歧和矛盾,雙方的合作一定是不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巴黎共同出席《愛麗舍條約》簽署60周年紀念活動,并主持召開法德聯合內閣會議,討論了兩國合作、歐洲戰略自主和歐洲一體化等問題。
《愛麗舍條約》簽署于1963年1月22日,是法德實現戰后全面和解的標志性文件。專家指出,在歐洲面臨多重危機之際,法德兩國希望深化合作來應對挑戰。鑒于雙方在能源、防務等問題上存在分歧,要合力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法德仍面臨不少考驗。
危機下關系回暖
在紀念活動中,法德領導人均釋放加強兩國關系的積極信號,強調要加強法德“發動機”。馬克龍將法德描繪成“一個胸膛里的兩個靈魂”,并表示兩國“曾經開辟了和解之路,因此必須成為‘重塑’歐洲的先鋒”。朔爾茨說,法德作為“歐洲一體化的發動機”能夠超越雙方的分歧,法德“發動機”只有“將爭論轉化為共同行動”才能發揮作用。
綜合外媒報道,此次法德聯合內閣會議的一大成果是,雙方就共同應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達成共識。雙方還同意在歐洲大陸大規模發展氫能的生產和運輸,特別是幫助氫能大部分需要進口的德國。法德發布的一份有關國防和安全的聯合公報顯示,兩國正與西班牙合作開發“未來空戰系統”,并希望在“地面主戰系統”項目上取得重要進展。
分析人士指出,兩國高調紀念該條約的舉動顯示,在經歷一段時間的緊張關系后,法德正在努力重修合作關系。
最近幾個月,法德關系歷經波折。2022年10月,因在能源、防務等問題上的嚴重分歧,原定當月在法國舉行的法德部長級會議被推遲。法國《世界報》刊文稱,“這是該機制自2003年創立以來首次被推遲,是一個令人擔心的政治信號”。不過,自2022年11月以來,從簽署能源“團結協議”到聯合應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再到領導人會晤宣誓“團結”,法德關系又逐漸回暖。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朔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自二戰后歐洲開啟一體化進程,法德一直扮演著“發動機”的角色。在實現歐洲和平與發展的大目標上,雙方有共同的需求和利益。尤其是烏克蘭危機發生后,歐盟面臨的內外危機加劇,若法德合作受挫,歐洲就是“一盤散沙”。目前看,法德都有通過合作應對危機的意愿。此外,法德也需要以雙邊合作為抓手,借助歐洲一體化平臺應對本國發展問題、獲取更多機遇。例如,德國是歐洲制造業大國和出口大國,歐盟國家是其最重要的市場;法國一直希望扮演歐洲領導者的角色,也需通過歐盟組織發揮作用。
仍存在諸多分歧
盡管近期法德緊張關系趨緩,但不少分析指出,雙方前一階段暴露的諸多矛盾并未得到徹底解決。
中國人民大學歐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閆瑾認為,烏克蘭危機發生后,法德在能源、防務等領域的分歧更加凸顯。
在解決能源危機方面,德政府2022年9月宣布,將投入2000億歐元,以政府補貼等方式平抑能源價格。法方則指責德國此舉事先未與歐盟其他國家商量,并讓德國企業享有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德國一度反對天然氣限價,被法國等歐盟成員國認為是“破壞團結的自私行為”。德國則也不滿法國擴大核電站網絡、在歐盟層面推動核能源為清潔能源的主張。
在防務政策方面,德國為聯邦國防軍設立1000億歐元專項基金、計劃向美國采購F—35戰機、希望使用以色列和美國已有反導系統等做法引發法國不滿。法國希望與德國聯合研發新一代歐洲戰機,并在法國和意大利系統的基礎上研發歐洲自己的反導系統。美國對德國的政治、安全影響力增加,是法國不愿意看到的。
據法新社1月22日報道,在益普索集團當周開展的民調中,36%的法國受訪者和39%的德國受訪者對兩國關系持悲觀態度。
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瑪麗·克爾帕塔認為,法國將自己視為歐盟的“政治引擎”,德國則是歐盟的“經濟引擎”。不過,如今德國的系列動作讓其在能源、經濟和國防方面備受關注,德國在歐盟的角色正在不斷增強?!缎绿K黎世報》德國分析師烏爾里希·斯派克指出,法德分歧的深層次原因或在于,雙方都在爭奪歐盟的主導地位。
“盡管法德推動歐洲一體化的目標一致,但在思維邏輯和利益需求上有較大分歧。”王朔指出,在能源問題上,德國對俄能源的需求遠大于法國,受能源危機的沖擊更嚴重;法國則擁有較為豐富的核能資源,雙方在未來能源布局上的考慮存在差異。在防務一體化建設上,法國希望作為領導者帶領歐洲實現防務獨立,而非依賴北約;德國則主張與美國保持一定關系,實現歐洲防務一體化的同時也發揮北約的作用。美國在歐洲一體化方面有著重要影響力:一方面要求歐洲作為關鍵盟友加強自身能力建設,以服務于美國的全球霸權;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歐洲徹底實現自主、脫離自己的掌控。因此,美國頻頻利用歐盟內部的利益差異對其進行分化、弱化。
“發動機”亟待修復
在歐盟制造業面臨沖擊、經濟復蘇持續承壓、能源供應緊張、通脹居高不下的形勢下,法德越來越認識到加強合作的重要性。馬克龍和朔爾茨此前在兩國媒體發表的聯合署名文章中指出,《愛麗舍條約》簽署60年后,法德仍然有著相同的理想——建立一個有韌性、強大和主權性的歐盟。
“歐洲一體化歷史發展表明,只有法德和解、合作并發揮‘雙引擎’作用,歐洲一體化才能不斷克服困難,向前發展。”閆瑾指出,在歐洲面臨一系列危機和挑戰的當下,法德深化合作意義重大。法德不僅要考慮本國的利益,也要顧全歐盟的整體利益,從維護歐盟團結、有利于歐洲一體化發展的角度出發,妥善協調分歧,為建設一個更獨立、更安全、更可持續發展的歐洲而共同努力。
“只有柏林和巴黎合作良好,歐洲才會強大。”德國聯邦議院前議長、智庫阿登納基金會主席拉默特日前在德國《世界報》撰文指出,為確保符合歐洲利益的統一行動,德法必須站在一起,作為歐洲一體化進程核心的“德法引擎”不能熄火。
德國《時代》周報網站日前刊文指出,從長遠看,協商一致而非一有機會就各行其是,對歐洲和對法德來說都是有利的。重要的是以共同理念來應對這個時代的大難題,如氣候變化和貧困加劇。“為此,兩國需要相互理解。正如法國前外長洛朗·法比尤斯曾說的那樣,法國人必須理解,德國人不是說德語的法國人,反之亦然。”
“危機會倒逼歐洲一體化的前進步伐,對法德合作亦是如此。在內外危機刺激下,法德有握手成拳的意識,但開展合作又面臨更多困難,這是矛盾的兩個方面。”王朔指出,法德加強合作利好雙方,也有利于歐洲一體化進程。但鑒于法德在具體領域、尤其是能源及防務等關鍵問題上的分歧和矛盾,雙方的合作一定是不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法德需要進一步加強協調,尋求更多的利益共同點,大步調的合作尚不具備條件。
李嘉寶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