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紹文先生走了
摘要:他喜歡臨摹荊浩、范寬、馬遠、石濤及現代國畫大師黃賓虹、李可染、白雪石、石魯、魏紫熙等古人常用的各種皴法、技法,并汲取了西方繪畫的精華,讓作品富有時代感,充分表現了北國山川的氣勢及神韻。周紹文先生的魅力還表現在他高潔的人品上。
記者 郭建光
周紹文在作畫(資料圖)。
驚聞周紹文先生去世的消息,周老師的學生、故交無不落淚。
周紹文,1926年出生于汝南縣,19歲于百泉師范學校畢業后,即任美術教師,離休后被聘到文化藝術學校、職業高中、函授大學、老年大學等學校教美術課。曾任河南省花鳥畫研究會理事、駐馬店市首屆美協副主席、市文聯榮譽委
員等職,多次被評為市模范教師,優秀共產黨員,他是河南省第一屆人大代表、駐馬店市首屆高級教師評委會委員。2010年2月,他被河南省文聯表彰,榮獲“從事文藝工作60年”紀念獎杯。周老師是我市美術教育界的開創者之一。
周紹文一邊教書,一邊畫畫。從未進過美術院校的他從民間藝術如年畫、剪紙中汲取精華,從秀美的大自然中汲取營養,并潛心研讀了《中國美術史》《美術鑒賞》等專業著作,反復臨摹《芥子園畫譜》等多種中國畫范本以及眾多古今大家的作品,深得中國畫“形”“神”兼備之精髓。
青年時期由于教學需要,他的主要精力花費在對素描、色彩、速寫、工藝、國畫等技能的探索上。用周紹文的話說,他是雜家、無亮點。然而,這正是他與眾不同的地方。正是因為“雜”,周紹文的作品呈現出豐富、深刻、多元的藝術特色。
從20世紀70年代起,他開始參與各類展覽籌備工作,他的創作涉及油畫、水粉、工藝美術等。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集中精力回歸到國畫創作上,著重于花鳥畫、水彩畫的創作。
他的繪畫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山水畫的創作中。他喜歡臨摹荊浩、范寬、馬遠、石濤及現代國畫大師黃賓虹、李可染、白雪石、石魯、魏紫熙等古人常用的各種皴法、技法,并汲取了西方繪畫的精華,讓作品富有時代感,充分表現了北國山川的氣勢及神韻。其美術作品經常在全國、省、市畫展中獲獎。1992年12月,山水畫《祖國山河增輝》獲全國美、影、書展覽優秀獎。國畫4次參加臺灣舉辦的《海峽兩岸名家書畫展》。3幅畫被臺灣《現代時事》雜志社收藏。宣傳畫、年畫30余幅由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周紹文先生的魅力還表現在他高潔的人品上。他嚴于律己,虛懷若谷,誠實待人,寬厚處事,從來不自夸、不損人。他對自己的學生一貫愛護有加,既毫無保留地傳授知識,又注重品德的培養。他還在生活上關心學生,并周濟了許多困難學生。
周紹文先生真正做到了德藝雙馨,因此受到了廣泛的尊敬與愛戴。
他的猝然離世,是我市文藝界的一大損失。97年的光陰一如他一生躬耕畫壇的寫照,62年在三尺講臺揮灑汗水,80歲才從講臺上真正退下來,然而他從未放下一生孜孜以求的繪畫事業。光陰在他這里,如春日的朝露,凝聚成宣紙上的一撇一捺、一片葉子、一朵牡丹、一根羽翎……他又如一棵扎根沃土的巨大水杉,不擇環境,始終如一,朝著藝術太陽的方向不停生長。
我們敬愛的周老師走了,化作漫天星空中的一顆璀璨的星星,俯瞰這個他無比留戀的世界,給他身邊的人留下無限的思念。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