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聲:燈火暖新春 家國兩相圓
摘要:無論是白居易的“忽看月滿還相憶,始嘆春來自不知”、李商隱的“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等詩詞歌賦,還是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舞龍燈等傳統民俗,元宵文化就像一條紐帶,聯結著生活在廣袤大地上的中華兒女,滋養家國情懷。
萬疆安泰日,戶戶醉酕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作為文化基因的紐帶、家國情懷的相承,元宵節鐫刻于中華兒女的記憶中,同時蘊含著情感眷戀和文化認同。
天上明月千里共,人間春色九州同。在北京,一年一度的上元燈會、舞龍舞獅、老北京叫賣等傳統民俗節目,烘托出“鬧元宵”的獨特氣氛;在安徽,扭花鼓燈、耍龍燈、傘燈等精彩表演,讓市民領略淮河風情文化的魅力;在重慶西至北京西的Z96次列車上,乘務員們與旅客一起做燈籠、猜燈謎、吃湯圓,讓旅客們在旅程中感受到濃郁、溫馨的節日氣氛……大江南北,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民俗活動,展現著節慶的歡騰熱烈,映照著中國文化的時代價值。元宵佳節所蘊含的人文理念,綿延賡續、代代流傳,成為中華兒女共同的文化記憶,這既是文化積淀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是文化認同的深層心理元素。
歲月流轉,人們的生活方式不斷改變,但元宵節豐厚的家國情懷依然魅力不減、潤澤心靈。家國情懷,寓于煙火,見于生活,而每一個節日也有它應有的儀式感。無論是白居易的“忽看月滿還相憶,始嘆春來自不知”、李商隱的“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等詩詞歌賦,還是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舞龍燈等傳統民俗,元宵文化就像一條紐帶,聯結著生活在廣袤大地上的中華兒女,滋養家國情懷。而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上。但看今日元宵,萬家燈火、華燈初上、車水馬龍、人語喧鬧,盡皆詮釋著國家發展帶給人民群眾的濃濃幸福感。而這切切實實的幸福感,往往烙印著時代發展的鮮明紋理,讓家國情懷有了更為溫暖的厚度。
一元復始,大地回春,從此萬象更新。在我國的時間觀念里,每一個時令節點都有特殊的內涵。元宵節過后,奮斗的人們又踏上希望與夢想出發的起點。在工廠車間里、在項目建設現場、在科技戰線攻關前沿,處處都能看到“春來人勤早”的忙碌景象,如大潮涌動、如長風浩蕩,向上向前的力量蘊藏在每一寸生機勃勃的土地上,向著春日暖陽奮躍而上。追夢路上,嶄新一年的美好前景徐徐鋪展,我們奮斗的腳步將更加鏗鏘有力!(大河網河聲評論員 戴治國)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