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話劇《茶館》在首都劇場再度上演
摘要:“在《正紅旗下》后,接著看《茶館》,相信這樣的安排會給觀眾一份驚喜?!睘榱搜莺眠@被曹禺先生譽為“古今中外劇作中罕見的第一幕”,此輪排練中,執行復排藝術指導楊立新仍然反復要求演員去做好人物設定和場景訓練,扎扎實實地演好每一個細節,即便是舞臺上轉瞬間的一舉一動也要體現舞臺真實。
昨晚,北京人藝看家大戲《茶館》在首都劇場開啟新一輪演出,“老裕泰”茶館在兔年新春再度呈現座無虛席的熱鬧盛況。在開年大戲《正紅旗下》圓滿完成首輪演出后,同樣出自老舍之手的《茶館》緊接著上演,不僅讓節后的演出市場再度升溫,也讓觀眾再次體會到人藝經典的舞臺號召力。
演出陣容超強
以庚子事變為敘事核心,話劇《正紅旗下》將晚清的京城圖景進行了一次翔實的舞臺呈現,而《茶館》則以同一時期的戊戌變法為開端,對清末至民國年間的京城眾生進行了一次跨越數十年的描摹。“在《正紅旗下》后,接著看《茶館》,相信這樣的安排會給觀眾一份驚喜。”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表示。
作為中國話劇舞臺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茶館》的經典地位毋庸置疑。老舍先生的劇本,焦菊隱、夏淳作為導演的創造,林兆華、楊立新擔任復排藝術指導的繼承,一代代表演藝術家對角色的塑造,共同成就了這部舞臺經典。幾十年來,《茶館》在北京人藝的舞臺上,如同一種精神,被堅守和傳承;也如同一種儀式,伴隨一代代觀眾和演員,連接起舞臺上下。
經過了去年《茶館》院慶紀念場的演出,線上線下觀眾共同見證了這部作品的演出盛況。今年歸來,這一輪演出仍聚集了包括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何冰、吳剛、馮遠征等在內的超強陣容,對觀眾而言,無疑又是一次觀看人藝舞臺中堅力量集體表演的戲劇盛宴。剛一開票,九場演出票就全部“秒空”,足見這部經典在觀眾心目中始終不變的吸引力。
打磨從未停止
本輪演出的排練首日正值春節,排練廳里一片節日團聚的氣氛,大家互相拜個年,道幾句家常話,將生活氣息從臺下延續到臺上。二十余年的舞臺沉淀,讓這些角色在這代演員身上生長,而幾十年的舞臺配合,也讓他們之間形成了不用言說的默契,正是這種默契,讓舞臺群像塑造得絲絲入扣。
此輪首演開啟了《茶館》第726場的演出。但作為經典,這部作品依舊沒有停止打磨。無論是演員對角色背景的不斷豐富,還是新演員進入劇組后,新老演員間的再次融合,都讓這部作品的排練和演出再次碰撞出新的火花。
大幕拉開,觀眾首先看到的是茶館中生動鮮活的一片景象。為了演好這被曹禺先生譽為“古今中外劇作中罕見的第一幕”,此輪排練中,執行復排藝術指導楊立新仍然反復要求演員去做好人物設定和場景訓練,扎扎實實地演好每一個細節,即便是舞臺上轉瞬間的一舉一動也要體現舞臺真實。
傳承不走樣
“這是我演的第365場,還是356場,我得翻翻我的‘賬本’。”從當初小心謹慎到現在越來越自信,飾演掌柜王利發的梁冠華已經陪伴這個角色走過了20多年。但他表示:“每次演出都有新鮮感,每一次講出那些臺詞還是會心潮澎湃,因為老舍先生的劇本寫得太好了,那些臺詞和歷史、現實都結合得非常緊密,讓我佩服他對社會發展的總結和預見。也正因為他寫的是真實的人,所以才感人。”
“這些角色已經長在我們身上了,大家默契到了不用更多交流。”馮遠征透露,盡管演員們已經對劇本再熟悉不過,但每一次排練仍很認真。他對自己的表演始終有要求,那就是“這一版《茶館》在我們手里不能走樣,精髓不能丟”。
“觀眾買票的理由首先是老舍先生,是文學滋養這個劇院,這個品質我們需要繼承。”濮存昕希望,劇院的年輕演員能盡快成長起來,向老一輩表演藝術家的藝術標準看齊,不斷提高品質,把這部經典延續下去。
本報記者/李俐、本報記者/方非攝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