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睿睿執導、葉小綱作曲,中芭將《紅樓夢》搬上舞臺
摘要:“讀西廂”則是《紅樓夢》的經典場景,是眾多同名影視劇、舞臺劇改編中濃墨重彩呈現的場景,排練廳中,邱蕓庭飾演的黛玉與黎文韜飾演的寶玉手捧《西廂》,翩然起舞,舒展的肢體極具美感,多個托舉的動作也象征著寶黛感情的升溫。
把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搬上舞臺,對于任何藝術門類來說都是挑戰,也具有極強的藝術吸引力。昨天,中央芭蕾舞團原創芭蕾舞劇《紅樓夢》首度舉行媒體探班,邱蕓庭、孫瑞辰、黎文韜、徐琰、方夢穎、陳鑄明等中芭演員將化身大觀園中的經典人物,用芭蕾的肢體語匯演繹鏡花水月的傳奇。
芭蕾舞劇《紅樓夢》歷時三年籌備,由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馮英擔任總策劃、制作人,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作曲家葉小綱作曲,著名編導佟睿睿任總編導,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馮俐編劇。創作上,該劇沒有以線性敘事視角展開,而是將觀眾帶入寶玉的心靈世界,在時空輪轉中體味寶黛間的真摯愛情。飽經世事變幻的寶玉,也象征著對人間之情、生命之愛的思索和追問。
目前,該劇正處于緊張排練階段中,探班首次公開了“榮國府”與“讀西廂”兩個片段。“榮國府”展示了大家庭的場面,排練廳雖無實景和道具,但從中芭演員們群舞的充沛表現力可以想象,故事中這一場面十分盛大。“讀西廂”則是《紅樓夢》的經典場景,是眾多同名影視劇、舞臺劇改編中濃墨重彩呈現的場景,排練廳中,邱蕓庭飾演的黛玉與黎文韜飾演的寶玉手捧《西廂》,翩然起舞,舒展的肢體極具美感,多個托舉的動作也象征著寶黛感情的升溫。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看后感慨,《紅樓夢》的芭蕾改編非常貼切,“相信這部作品的上演會為《紅樓夢》的傳播作出很大貢獻。”
“所有的編導都會把執導《紅樓夢》當成終極理想,我自己也這樣認為。”該劇總編導佟睿睿說十分榮幸能與中芭合作,同時坦承:“我們用芭蕾去攀登中國古典文學高峰,這很難。”佟睿睿說,為了呈現中國式美感,主創將芭蕾的直立向上與中國舞流動的美感結合,呈現東方古典名著的神韻。“我認為芭蕾舞更擅長通過情景進入人物的心理空間。”她用“讀西廂”來舉例,“寶黛在春天的桃樹下讀書,在舞臺上我們的呈現為他們在精神上談了一場戀愛,同時把他們前生的絳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故事勾連在一起,通過雙人舞表現前生今世永遠相伴相生的意象。”
音樂創作方面,葉小綱為《紅樓夢》創作了兼具舞蹈韻律與人物塑造的音樂框架,將其定位為“一部具有中國古典式的浪漫主義的舞劇音樂”,但葉小綱沒有使用任何民族樂器,而是用西洋化的樂隊呈現。“它聽上去很中國,但在民族旋律和中國的五聲音階基礎上,我用了很多交響樂的手法,在和聲和變調上我想了很多辦法。”葉小綱透露,跳躍張揚的“賈寶玉”、外柔內剛的“林黛玉”、親切包容的“賈母”等,都將通過不同音樂主題呈現于舞臺之上。
《紅樓夢》的舞美呈現同樣令人關注,該劇舞美設計劉杏林介紹,他把“雪”作為該劇的舞臺核心。“在舞臺上用投影、用造雪設備呈現雪并不難,難的是如何成為全劇的舞臺結構。”劉杏林說,他經過很長時間的苦思,蘇州園林的“云窟”和“立雪堂”給了他靈感,“我在蘇州園林看到一堵白墻,墻上開了一個小門,白色的墻和‘云窟’的題字給人縹緲的感覺,而‘立雪堂’的名字,即便在天暖的時候也能讓人產生雪的聯想。”劉杏林說,這些古典園林的意象讓他擺脫了對雪的直觀描繪,呈現在舞臺上時,懸置在舞臺上的白色雪墻將在旋轉和移動中,與背面斑駁的金紅色交替變幻,呈現不同的視覺元素,呈現出幻影與夢境,也表現書中“好”與“了”、“有”與“無”的輪回。
2月10日至18日,中央芭蕾舞團原創芭蕾舞劇《紅樓夢》將在天橋劇場首演,中芭交響樂團也將在音樂總監張藝、常任指揮劉炬、特邀指揮范妮的分別執棒下呈現現場演奏。
本報記者/韓軒、方非攝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