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累也要堅守崗位”
駐馬店網訊(見習記者 郭詩瑋)惟其艱難,更顯勇毅。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優化,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工作重心也轉向“保健康、防重癥”。市中醫院迎來新冠感染患者住院高峰,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無疑成為最忙科室之一,醫護人員也迎來了“大考”。
病房滿員 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去年12月以來,新冠病毒感染者迅速攀升,前來市中醫院就診的患者大幅增加,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日總診治人次從40余人次增至200余人次。為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醫院緊急成立5個呼吸科來緩解床位緊張。“毫不夸張的說,6個呼吸科每天都是‘滿員’狀態,壓力很大。”劉中友介紹,“滿員”狀態下,科室里人員有限,工作量是以前的好幾倍。
早上7點50分,劉中友開始了一天的門診坐診。前來就診的患者一個接著一個,一直到當天晚上的7點,劉中友才能夠休息片刻。“一天下來說話聲音都是嘶啞的。”劉中友笑著說。
為緩解就診壓力,在門診坐診之余,劉中友還利用微信群來進行線上問診。“每天的就診量實在太大,一些輕癥患者就會通過微信、打電話等方式來進行就醫。”劉中友告訴記者,有時夜里12點多還會接到患者的咨詢電話,“只要能幫助到患者,多晚都沒有關系。”
帶病上崗 只為守護患者的健康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直面的是感染新冠的危重癥患者。劉中友表示,全科的醫護人員陸陸續續都‘中招’了,發燒、咽痛、乏力的癥狀非常明顯,但沒有一個人輕言撤退。
“沒別的辦法,只能堅持。”抱著這樣的念頭,全科醫護人員24小時輪番上陣,確保科室有序運轉。這期間劉中友也曾出現了一些癥狀,“發熱、渾身酸痛、乏力,但我不能倒下。”無奈之下,這位救治患者時一絲不茍的醫生,選擇了一種“掩耳盜鈴”的方式處理身體的不舒服。
“有的人發著高燒,吃上退燒藥還堅持在崗”“有的護士全身疼痛,腿腫的不像樣”“有的忙于照顧患者一天都吃不上一口熱飯”……說到醫護人員帶病奮戰在一線,劉中友都十分心疼。科室全體醫護人員精心治療著每一位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身體還未恢復的情況下,依然堅守崗位,每日查房,搶救生命。
提高效率 發揮中醫的特色優勢
一株小草改變世界,一枚銀針連通中西,一縷藥香穿越古今。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傳播中醫藥文化、展示中醫藥文化魅力,是市中醫院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始終堅持的理念。
“在這次防控新冠肺炎的嚴峻斗爭中,中醫藥、中西醫結合療法都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劉中友介紹,中藥湯劑具有原料豐富、品種較多、工藝簡捷、適用性強的特點,對于輕癥患者來說,基本上一副中藥就可緩解癥狀,大大提高了輕癥患者的救治效率。
為保障患者得到專業救治,劉中友帶領科室的醫護人員在保障科室救治工作的同時,每天進行專科會診查房,指導救治罹患呼吸系統疾病的危重病人,保證新冠感染者和普通患者都能得到及時、規范的醫療救治。“在這艱難的時刻,盡管工作比較繁重,但這也是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應該做的,我們打心底感到驕傲與自豪”,劉中友目光堅定地說。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