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社恐”嗎?
有這樣一種學生:上課不敢發言,不敢參加一些演講或表演活動,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敢提問,不敢與同學或老師交流;有這樣一種青年人:就業招聘時不敢參加職業應聘面試,工作時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能與別人溝通,不能參加集體活動。要小心哦,他/她是否有“社交恐懼癥”呢?
社交恐懼癥,也叫社交焦慮,現在社會流行詞叫“社恐”,指一些人在做多數人平常很自然做的社交活動時變得焦慮,比如吃飯時被人看著、見陌生人或在人前講話時總是焦慮、想逃避。
也許你可能會有疑問,大多數人在碰到公眾場合演講或者考試等情況時不是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焦慮緊張、想逃避嗎,難道都是社恐嗎?那不一定哦。讓我們看一下什么樣的人才是社交恐懼癥呢?1.個體由于面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一種或多種社交情況時而產生顯著的害怕或焦慮。例如,社交互動(對話、會見陌生人),被觀看(吃、喝的時候),以及在他人面前表演(演講時)。2.個體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現的焦慮癥狀會導致負性的評價(即被羞辱或尷尬;導致被拒絕或冒犯他人)。3.社交情況幾乎總是能夠促發害怕或焦慮。兒童的害怕或焦慮也可能表現為哭鬧、發脾氣、驚呆、依戀他人、畏縮或不敢在社交情況中講話。4. 主動回避社交情況,或是帶著強烈的害怕或焦慮去忍受。5. 這種害怕或焦慮與社交情況和社會文化環境所造成的實際威脅不相稱。6.這種害怕、焦慮或回避通常持續至少6個月。7.這種害怕、焦慮或回避引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或其它重要能方面的損害。8.這種害怕、焦慮或回避不能歸因于某種物質(例如,濫用的毒品、藥物)的生理效應,或其他軀體疾病。9.這種害怕、焦慮或回避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的癥狀來更好地解釋,例如,驚恐障礙、軀體變形障礙或孤獨癥(自閉癥)譜系障礙。10.如果其他軀體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病、肥胖癥、燒傷或外傷造成的畸形)存在,則這種害怕、焦慮或回避則是明確與其不相關或過度。
所以這種社交上的輕微焦慮只要不影響日常的生活、學習、工作,我們就可能不是社交恐懼癥哦。輕微的社交焦慮,可以通過接納自己,不苛求自己,通過書本、在線課程等方式學習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逐漸地減輕社交焦慮。但是若這個人拒絕一切社交活動,只封閉在自己的生活圈里時,就需要及時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幫助哦。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吳國華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