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之大者:朱憲彝》今晚央視開播
摘要:??1984年12月25日朱憲彝去世。??紀錄片《醫之大者:朱憲彝》執行總導演、總撰稿孫磊介紹,攝制組沿著朱憲彝先生的人生軌跡奔赴北京、河北、貴州、海南等地拍攝,采訪了30多位朱憲彝生前的同事、學生、親友等故事親歷者以及多位醫學大家。
由天津海河傳媒中心、天津醫科大學聯合出品的電視紀錄片《醫之大者:朱憲彝》今明兩天在CCTV-9央視紀錄頻道19:23播出。該片共兩集,每集24分鐘,以恢弘的手筆、撼人的情感、精良的制作,重新發現和闡釋醫學大家朱憲彝的傳奇一生和時代意義。
該片向觀眾講述了中國臨床內分泌學的創始人和奠基人、杰出的醫學教育家、被國際上尊稱為“當代鈣磷代謝知識之父”的朱憲彝的感人故事。1903年,朱憲彝降生在天津老城廂的一戶商人家中。在覺醒年代里,他奮發讀書,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1922年,朱憲彝以全優的成績進入協和醫學院,與鐘南山的父親鐘世藩成為同班同學。經過八年苦讀,朱憲彝以第一名的成績榮獲醫學博士學位。1942年,朱憲彝與劉士豪在《Science》發表論文,首次命名了“腎性骨營養不良”。新中國成立后,朱憲彝受聘中央醫院(現為天津總醫院)內科主任,并在天津籌建了新中國的第一所高等醫學院校——天津醫學院(現名天津醫科大學)。
朱憲彝是全球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先驅和領導者。上世紀50年代,他倡導并主持地方性甲狀腺腫和克汀病的研究,親自率隊奔赴河北、山東、江西、新疆、貴州、云南、安徽等十二省四十多個縣市進行防治調研。經過長達數年的跟蹤調研,朱憲彝向中央提出全民補碘的概念。食鹽加碘成為國策,全國基本實現消除碘缺乏病。
1984年12月25日朱憲彝去世。他留下遺囑:獻出一生積蓄;獻出全部珍藏圖書和10萬多張讀書卡片;獻出自己的一座私人住宅供學校使用;獻出自己的遺體用于解剖課教學。
紀錄片《醫之大者:朱憲彝》執行總導演、總撰稿孫磊介紹,攝制組沿著朱憲彝先生的人生軌跡奔赴北京、河北、貴州、海南等地拍攝,采訪了30多位朱憲彝生前的同事、學生、親友等故事親歷者以及多位醫學大家。這其中有5位院士,分別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首批國醫大師吳咸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腫瘤學家郝希山,中國科學院院士、激光醫學專家顧瑛。“一部紀錄片中,出現5位院士,這是非常罕見和珍貴的。采訪中,他們追憶起朱憲彝先生的為國為民的大醫風范和臨終四獻的高尚靈魂,幾度潸然淚下,令人動容。”
整部紀錄片通過生動的故事、翔實的文獻、珍貴的口述歷史,直抵朱憲彝的精神實質,彰顯信仰之美、奮斗之美、奉獻之美。該片還將于2月1日22:00、2日22:00在天視教育頻道分別播出上下集。
記者/劉桂芳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