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習話·溫暖聆聽】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
摘要:例如,《詩畫中國》《經典詠流傳》《典籍里的中國》等一系列電視文藝節目,將中華詩畫、古詩詞、經典故事等呈現到當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場景中,積極探索和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和道德向度在當下的價值,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歡迎點擊視頻,觀看本期《每日一習話》)
習近平:要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
這段話出自2021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世世代代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等,至今仍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思考方式和行為習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今天,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立足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內涵,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為我們14億多中國人團結奮斗,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對廣大文藝工作者來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和富礦。只有不斷從中汲取營養和智慧,結合現實生活、人民需求、市場趨勢,在內容、形式、技術、思想上不斷創新,文藝作品才更有感染力、感召力、凝聚力,才能讓人民群眾在享受精神滋養的同時,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這既是新征程上文藝創作必須堅定的方向,也是文藝創作者的歷史使命、時代擔當。
近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了不少優秀文藝作品,有效融合了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在內容和形式上令人眼前一亮,贏得了口碑和市場。例如,《詩畫中國》《經典詠流傳》《典籍里的中國》等一系列電視文藝節目,將中華詩畫、古詩詞、經典故事等呈現到當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場景中,積極探索和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和道德向度在當下的價值,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的重大意義。要不斷提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最能引人共鳴的、永不過時的精神價值、時代價值、世界意義;通過創新文藝表現形式,不斷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的精神內核;不斷增強全體人民對中華文化生命力情感共鳴,堅定文化自信,讓中華文化生命力在傳承中激活,在創新中永生。
本期特約專家:王瑩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近代文學研究室
責任編輯:張建福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