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做過哪些新春美食?
摘要:右手拿起一團大米粑粑,在模子上用力摁下,左手再加把勁,習近平笑著說:“摁了個福字,再來一個喜字,有福有喜。”2022年春節來臨之際,在山西霍州馮南垣村村民家中,習近平做起了當地傳統節日食品——霍州年饃。
除夕就快到了,在各家廚房煎炒烹炸的菜香中,年味越來越濃。中國人經常把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福融入食物,這是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春節前夕在各地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經常會露一手,跟當地老百姓一起制作各種新春美食。
小組盤點了總書記做過的新春美食。快來看,這里面有你嘗過的嗎?
“咱們一起打,好嗎?”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在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同村民一起打糍粑。(圖源:新華社)
2016年2月2日,雨夾雪,習近平沿著濕滑山路輾轉來到井岡山深處的神山村,給鄉親們拜年、送年貨。看到有人忙著打糍粑,習近平笑著問:“咱們一起打,好嗎?”
每逢春節,井岡山家家戶戶都會做糍粑。成型的糍粑呈圓餅狀,白白軟軟,寓意團團圓圓。按當地說法,“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來越甜”,吃上糍粑才算過了一個完整的年。那天,習近平拿起木槌,足足打了十幾下。他風趣地說:“天天打十幾分鐘,身體也好了。”
“這個算炸好了么?”
2017年1月24日,習近平在河北省張北縣小二臺鎮德勝村村民徐學海家炸年糕。(圖源:新華社)
2017年初,農歷臘月二十七,習近平來到冰天雪地的張北草原。貴客遠道而來,河北張北縣德勝村的村民拿出自家年貨招待——色澤金黃、吃起來香甜酥脆的“開口笑”。習近平嘗了一塊,夸贊說味道很好。
年糕諧音“年年高”,有年年順利、步步登高的好意頭,也是河北壩上地區家家必備的年貨。在一戶村民家的灶臺邊,習近平一手拿筷子、一手拿漏勺,炸起了金燦燦的年糕,還問道:“這個算炸好了么?”當地村民動情地說:“屋子里油煙味兒嗆得很,總書記也不介意。他這么忙還惦記著我們啊!”
“真是越磨越帶勁”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考察時同居民群眾一起磨豆花。(圖源:新華社)
2018年春節前夕,在四川映秀鎮街邊的一家飯店,習近平關切詢問生意好不好,一年能掙多少錢。在店主邀請下,習近平體驗了一把炸酥肉和磨豆花。他轉動磨盤,笑著說:“很練臂力啊,真是越磨越帶勁。”
豆花、酥肉,都是四川的特色美食。自從總書記來過后,“幸福酥肉”“帶勁豆花”成了這家飯店的招牌菜,許多游客慕名來品嘗,經營收入翻了幾番。談起現在的日子,店主說,就像磨豆花一樣,越來越帶勁!
“我家里也愛包茴香餡的”
2019年2月1日,習近平在北京前門東區草廠四條胡同,同朱茂錦一家人包餃子、聊家常。(圖源:新華社)
2019年2月1日,農歷臘月二十七,這是北京草廠胡同街坊四鄰畢生難忘的日子。當天,習近平走進胡同,跟這里的老街坊們包餃子、嘮家常,問他們日子過得怎么樣、水電氣暖條件有沒有改善、年貨備齊沒有。
習近平拿起筷子和搟好的餃子皮包起餃子,再把包好的餃子放在面板上,“動作就像鄰家長輩一樣”。連包了4個茴香餡餃子,習近平笑著說:“我家里也愛包茴香餡的。多年來因工作關系我沒包過餃子了,你們看,越包越好。我們的生活也是這樣,越過越好!”
“摁了個福字,再來一個喜字”
2020年1月19日,習近平在云南省騰沖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同村民李發順一家制作當地節日傳統食品大米粑粑。(圖源:新華社)
在云南騰沖司莫拉佤族村,過了臘月二十,鄉親們就開始準備做香甜軟糯的大米粑粑了。這種佤族新年傳統美食,主要以大米為原材料,經過蒸熟、發酵、上色、揉摔等工序制作而成。印有福、壽、喜等字樣的大米粑粑,還寄托著村民對新年美好生活的祈愿。
2020年春節前夕,習近平來到這個少數民族村寨,跟村民一起制作大米粑粑。右手拿起一團大米粑粑,在模子上用力摁下,左手再加把勁,習近平笑著說:“摁了個福字,再來一個喜字,有福有喜。”
“祝你們今后的日子過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2021年2月3日,習近平在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新仁苗族鄉化屋村苗族村民趙玉學家,同趙玉學一家邊聊家常邊制作當地傳統節日食品黃粑。(圖源:新華社)
越過一座座山梁、繞過一道道彎,2021年春節前夕,習近平走進“懸崖下的村寨”——貴州畢節化屋村。
正趕上過年,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備年貨。村民趙玉學一家邀請總書記一起制作當地傳統節日食品黃粑。拿起一張粽葉,夾上一塊糯米黃豆面,卷起粽葉,用線扎緊,習近平包好一個,他笑著說:“祝你們今后的日子過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現在,小小黃粑已經成了當地致富新產業。截至2022年底,化屋村建成2個日產1000公斤的黃粑廠,去年上半年生產黃粑8萬多公斤,實現銷售收入160余萬元,帶動了一批村民就業。
“給人年年向好的感受”
2022年1月26日,習近平在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師莊鄉馮南垣村,同師紅兵一家做年饃。(圖源:新華社)
山西大多數地方,都有“年饃出籠年味濃”的說法。2022年春節來臨之際,在山西霍州馮南垣村村民家中,習近平做起了當地傳統節日食品——霍州年饃。小塊白面搓成長條,兩端向內一卷,仿佛如意形狀,再點綴兩顆紅棗……習近平三兩下就做出一個棗花年饃。
“很吉祥!”看著一家人做出的棗花、登高、兔子、小魚等各式年饃,習近平贊嘆道,“給人年年向好的感受,代表了廣大父老鄉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位組員,看了總書記制作的這么多新春美食,你是不是更加憧憬即將到來的團圓年了?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曬一曬你為家人準備的新春美食。
責任編輯:孫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