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戲和南音將首次亮相總臺春晚 彰顯中華傳統文化千年傳承魅力
摘要:莆仙戲原名興化戲,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流行于古稱興化的福建莆田、仙游二地及閩中、閩南的興化方言地區,有宋元南戲活化石之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改稱莆仙戲,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白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1月16日晚在京完成第四次彩排。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莆仙戲和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南音將首次在總臺春晚舞臺綻放光彩,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千年傳承魅力。
莆仙戲原名興化戲,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流行于古稱興化的福建莆田、仙游二地及閩中、閩南的興化方言地區,有宋元南戲活化石之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改稱莆仙戲,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音同樣源于唐,成于宋,發源于福建泉州,有中國音樂活化石之稱,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此外,李光復、孫桂田等藝術家以及小柯、毛不易等創作型歌手也將首次登上總臺春晚舞臺。(完)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