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科普面面觀3 | 春節回家,如何保護未“陽”老人
摘要:建議“陽康”者,尤其是發病10天內的“陽康”者,盡量避免接觸家里的老人或有基礎性疾病的人員,如果需要與未感染的家人共同生活時,一定要注意雙方都做好防護,包括正確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和物品消毒、房間及時通風。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曉敏
“我老爸老媽在老家還沒‘陽’,我已經‘陽康’了,這個春節我能不能回家?”“如果我回家了,咋保護家中的未‘陽’老人?”……春節臨近,不少游子歸心似箭,但當得知家中老人還未“陽”時,心里又矛盾重重。
如果家中有未“陽”的老人,怎么保護他們的安全?
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長何景陽說,在這波疫情中,沒“陽過”的人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的可能是由于防護措施到位確實沒“陽過”,還有的可能是感染后沒出現癥狀,是無癥狀感染者。
對于未“陽”的群眾,尤其是老人,何景陽建議,首先是增加自我抵抗力,比如及時接種疫苗,有效保護自己,同時注意飲食合理、充分休息。
其次是外地的子女盡量在完全“陽康”后再回家,避免將病毒帶給老人。建議“陽康”者,尤其是發病10天內的“陽康”者,盡量避免接觸家里的老人或有基礎性疾病的人員,如果需要與未感染的家人共同生活時,一定要注意雙方都做好防護,包括正確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和物品消毒、房間及時通風。
同時,返鄉人員回到家后要加強自我健康監測,密切關注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等癥狀,要及時進行抗原檢測,根據病情及時就醫。
何景陽說,轉陰后,身體感到疲乏是正常現象,完全恢復需要2~3周時間,春節期間應清淡飲食,科學進補,補充蛋白質。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心態,規律作息,不要熬夜。多吃蔬菜水果,保證充足的營養。
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已經“陽過”的人也不能放松警惕,要科學防護,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在之前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省疾控中心主任郝義彬介紹,感染新冠病毒后,人體會產生抗體。感染過新冠病毒后3到6個月內,一般不會二次感染,但抗體水平會隨著時間而逐漸下降。預防再次感染最好的辦法仍是落實好個人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衛生、勤通風、接種疫苗等。特別是老年人和兒童康復后,盡量減少聚集、保證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膳食加強營養。
(本專欄由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宣傳處指導,河南省疾控中心主辦、河南日報協辦)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