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工和大師的區別
摘要:趙小勇的故事很勵志,因為父親病故,家庭生活困難,他初中只上一年就輟學了,但現在他靠畫畫能養活一家人,不過站在梵高真跡前的感受,讓我們看到了畫工和大師的區別。誠如趙小勇所言“畫了梵高作品20年,抵不到博物館里的一副作品”。和趙小勇一樣的畫工,何止千人萬人,為什么極少有人成為大師?
石新宇
在被稱為世界最大油畫復制工廠的深圳大芬村,來自湖南的趙小勇靠畫畫養活一家人已經有二十多年。他臨摹梵高的作品已超過10萬張,被稱為“中國梵高”。他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最快可以在28分鐘內臨摹出一幅《向日葵》,但當他站在梵高的真跡《向日葵》前時,他沉默了。他駐足許久,嘴里不時說著:“不一樣,一切都不一樣。”原來他積累了多年的經驗、總結的畫法根本就是錯筆。梵高真跡充滿色彩的筆觸“看不到半點悲傷,全是熱愛和樂觀”。
趙小勇的故事很勵志,因為父親病故,家庭生活困難,他初中只上一年就輟學了,但現在他靠畫畫能養活一家人,不過站在梵高真跡前的感受,讓我們看到了畫工和大師的區別。誠如趙小勇所言“畫了梵高作品20年,抵不到博物館里的一副作品”。他臨摹的《向日葵》在歐洲賣到500歐元,而他只能得到450元人民幣,相當于500歐元的八分之一。
人類之所以進步,社會之所以發展,不是因為守成,而是因為創新。以前,中國人發明的算盤,曾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運算工具,但現在,已經很少人使用算盤了,因為計算器早已普及。以前,作為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曾經改變了世界,讓文化的廣泛傳播成為現實,如今,誰還會用活字印刷技術呢?電腦打字激光照排比活字印刷的效率高上千倍上萬倍。技術是如此,藝術也是如此。和趙小勇一樣的畫工,何止千人萬人,為什么極少有人成為大師?因為他們一直在模仿,從來沒有創新。沒有創新,畫工只能是畫工,相當于匠人,工作都只能是低價值的。
如今,世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變化的根本原因是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所謂科學技術的發展,其實就是創新。畫工要想成為大師需要創新,作家要想成為大師需要創新,企業的產品要想在市場上有強勁的競爭力,同樣需要創新。近年來,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創新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的口號。我們要鼓勵創新、支持創新、投身創新。在生產領域,無論是技術、制度和模式,都要有所創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勇立潮頭唱大風,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才能不僅是畫工,而且是大師。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