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次發力解決百姓看病難丨頂端社評
摘要:曾幾何時,每年會有大批河南人出現在北京等地的醫院內,為節省異地就醫開支,生活支出無限壓縮……后隨著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陸續落地,我省疑難危重疾病診療水平顯著提升,人們外出就醫率明顯下降,如2021年,河南兒童赴北京就診人數較2016年下降63.
頂端評論員 王苗苗
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
對于建設健康中原,河南一直鉚著勁兒。1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王凱在省人代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再一次就人民生命健康問題作出河南計劃。
對人民群眾來說,有關生命健康的需求,歸納起來有三:生病了,能否在家門口得到有效醫治,能否花小錢就把病看好,疑難問題能否不出省就見到名醫。
三點,看似簡單,卻直接影響一個地區人們生活的幸福感。
曾幾何時,每年會有大批河南人出現在北京等地的醫院內,為節省異地就醫開支,生活支出無限壓縮……后隨著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陸續落地,我省疑難危重疾病診療水平顯著提升,人們外出就醫率明顯下降,如2021年,河南兒童赴北京就診人數較2016年下降63.12%。
引入國家隊,咱們自己也要跟得上!
國家隊進駐河南,不應僅是品牌影響,我們本土醫院更應從技術、管理全面引入,借助合作,成為高層次的醫療人才培養基地和高水準的科研創新與轉化平臺。
在這方面,多家醫院已經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已開展31項國內領先技術;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雙雙被確定為“輸出醫院”。
人們常說“天時、地利、人和”,認為具備三者,事就成了。如今,天時、地利兼具,能否成,就看是否“人和”了。
省級醫院走下去,基層醫療機構還要扎進去!
近些年,縣級以下醫療機構的硬實力在不斷優化和提升,103個縣(市)組建179個緊密型醫共體,為全國醫共體建設提供了“河南方案”。
但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全國基層醫療機構面對就診壓力,偶有出現診療建議執行不到位情況。以俯臥位通氣為例,雖專家多次提及、媒體反復報道,可基層醫療機構少見執行,為什么?
不斷引入國家隊力量,突出省隊能力,帶動縣域醫共體跑步前進,是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謀福利、立保障。政府要做的,不僅是定方向、立目標,還要摳細節、強落實、抓意識。
好政策,落地有聲,才會迎來掌聲。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