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直擊呼吸重癥病房——守護“生死之門”
摘要:9:30,記者在病房見到劉紅梅時,她剛剛忙完對一個老人的搶救。1月10日11:00,呼吸重癥病房東區,管床醫生張靜接通了患者家屬的微信視頻,她將手機對著躺在病床上的患者。1月9日這天,5名重癥病人病情得到了大幅改善,轉出呼吸重癥病區。
□本報記者 李曉敏
1月10日1:48,剛睡了兩個小時的劉紅梅一醒來,就拿出手機,給值班護士楊宇欣發了微信:“8床脫水脫了多少?血壓怎么樣?”
“脫了4000毫升,負平衡1000毫升,血壓平穩,氧和改善,體溫正常。”3分鐘后,楊宇欣回復,并發來一張照片。
“再嘗試多脫水500至1000毫升,密切監控。”劉紅梅迅速敲出幾個字。
5:48再次醒來后,劉紅梅第一時間又拿起手機,點開微信:“8床咋樣?”
“一切比較平穩。”楊宇欣的信息迅速傳來。
“辛苦了。”劉紅梅回復這幾個字時,特意加了幾個抱拳的圖片。
劉紅梅是河南省人民醫院呼吸重癥病區主任醫師,當天是她在病區連續吃住兩個多月后,第一天回家住宿。
9:30,記者在病房見到劉紅梅時,她剛剛忙完對一個老人的搶救。
重癥病區,常常被稱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特別是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發生以來,它更是被外界稱為“生死之門”。
“幾乎是一夜之間,呼吸病區就住滿了!”“新增的病區也已收滿患者!”“急診不斷轉診過來患者……”
2022年12月下旬以來,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迎來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住院高峰。原有呼吸病區迅速住滿,新開呼吸病區供不應求,呼吸患者床位在幾天之內接近2000張!
作為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一個重要病區,呼吸重癥病區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盡可能多地收治患者?如何降低危重癥發生率?
加床!
重癥病房是加床難度最大的病區,每張床,都需要多種高端醫療設備與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支撐。原本40張病床的呼吸重癥病區克服困難,把病床增加到了48張。
滴答作響的儀器、錯綜復雜的線路、輸液管路、引流管、不時飄紅的監護數字、忙碌穿梭的身影、分秒必爭的搶救場面……這里緊張而有序。
為預防不可逆的心肺損傷,經過精確監測與評估后,醫護人員將高流量吸氧、氣管插管、ECMO等重癥治療的位點前移,進一步降低了重癥向危重癥的發生率。
重癥病房外,不少患者家屬在焦灼地守候,他們迫切希望能多看一眼病房內的親人。對有視頻探視需求的患者家屬,不管忙到多晚,醫護們都會盡力配合。
1月10日11:00,呼吸重癥病房東區,管床醫生張靜接通了患者家屬的微信視頻,她將手機對著躺在病床上的患者。
“老娘,我們都在樓下守著你呢,你一定要加油……”
78歲的閆女士因重癥肺炎、呼吸衰竭,5天前經急診轉到這個病房,當時情況非常不好,所幸經過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等治療后,逐漸清醒。
這樣的視頻探視,每天都在重癥病房進行著。
好消息不斷傳來。1月9日這天,5名重癥病人病情得到了大幅改善,轉出呼吸重癥病區。其中一名70多歲的患者對主管醫師雙手抱拳道:“感謝你們讓我度過了這一劫,能安心回家過個好年!”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