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看民生】——點滴愛心匯聚磅礴大愛“隱形的翅膀”助力自由翱翔
摘要: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目標,駐馬店市殘聯堅持黨建引領,創新推動“黨建+業務”深度融合模式,促進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無論是殘疾人教育就業、康復救助、脫貧攻堅,還是殘疾人文化體育等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特別是駐馬店市重度殘疾人托養模式在全國推廣,...
駐馬店網訊(記者 高琳琳 郭建光)“互聯網+健康扶貧、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模式成功入選‘全球減貧案例’,在世界減貧史上留下珍貴印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上,五年來我市抓民生強保障,發展成果有效惠民,其中殘疾人工作可圈可點。
“美麗工坊”手工編織花束綻放2022年冬殘奧會賽場;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模式被國務院扶貧辦推薦為“全球減貧案例”;身有殘疾,但他們一直感受著愛的呵護;生活不便,但“隱形的翅膀”一直在助他們自由翱翔。
10年來,駐馬店市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持續強化殘疾人事業發展民生保障,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幫扶下,全市60萬殘疾人沖破生理和心理束縛,將勇毅做翅膀,以夢想為動力,在人生賽道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耀眼的成績,展示了天中兒女自強不息的別樣風采。
他們或看不到精彩世界,或聽不到歡聲笑語,或不能獨立行走,或智力低下——這些殘疾人,迫切需要得到關心和幫助。
愛心米面油、一些防疫醫藥用品、一聲親切問候……每逢重要節假日,市殘聯開展為殘疾人送溫暖活動,針對殘疾人的實際困難,加大幫扶力度,努力讓更多殘疾人生活在“春天里”。
殘疾人是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平等成員,也是一個特殊困難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
駐馬店有60萬殘疾人,占河南省殘疾人總數的十分之一。其中,有49萬名殘疾人生活在農村,建檔立卡的殘疾人有9.03萬人。
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目標,駐馬店市殘聯堅持黨建引領,創新推動“黨建+業務”深度融合模式,促進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無論是殘疾人教育就業、康復救助、脫貧攻堅,還是殘疾人文化體育等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特別是駐馬店市重度殘疾人托養模式在全國推廣,為“十三五”期間殘疾人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越來越多殘疾人享受黨和政府的溫暖,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不斷提升。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匯聚磅礴力量,拉著全市60萬殘疾人一道,共同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奮進。
2022年,駐馬店市委、市政府把“繼續推進助殘服務”列為駐馬店市惠民工程,包括全市實施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2773戶,規范完善10所學前融合教育試點幼兒園,進一步加強全市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規范管理,繼續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
駐馬店市殘聯先后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駐馬店市先后榮獲全國殘疾預防示范市、全國創建白內障無障礙市、全國殘疾人文化體育建設示范市等稱號。
目前,全市助殘服務各項工作已全部部署完畢,開始實施,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按照流程逐步推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已完成1929人,完成全年救助2535人任務的76.1%,10所學前融合教育試點幼兒園正常開班,全市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疫情防控期間繼續實行全封閉管理。
下一步,駐馬店市殘聯繼續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發揮牽頭協調作用,推動各縣區殘聯切實履行職責,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及時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加快工作推進。全年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2535人的工作計劃4月底全部完成,全市實施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2773戶的工作計劃6月底全部完成。全力推進助殘服務各項工作的同時,市殘聯重點關注接受助殘服務殘疾人的滿意度,及時回訪,注重助殘服務實效。
駐馬店積極探索、創新融合托養就業模式,堅持托養與就業、工療相結合,使殘疾人既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動手動腦能力,改善了身體狀況和精神面貌,起到了很好的康復效果。同時,堅持托養和創業相結合,建成殘疾人電商中心,通過電商創業培訓,激發殘疾人電商創業的內生動力。
從救濟走向自強、從接受走向回饋。一個個數字的背后,是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對殘疾人事業的高度重視,彰顯著社會各界對殘疾人工作的大力支持,凝聚著各級殘聯組織和全市殘疾人工作者的真情付出。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