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促進經濟穩定向好丨穩住實體經濟 提振發展后勁
摘要:深入實施制造業頭雁企業培育行動,力爭到2025年全省新增千億級制造企業2至3家、百億級制造企業20家、10億級新興領域制造企業100家以上,形成雁陣發展態勢。
□本報記者 陳輝 孔學姣
實體經濟是穩定經濟大盤的“壓艙石”。穩住實體經濟、穩住制造業,既對當前經濟穩增長有重要作用,又關乎未來的產業結構和發展后勁。省政府出臺的《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穩定向好政策措施》對支持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發展作了進一步部署,記者日前就相關問題采訪了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朱鳴和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趙慶業。
問:制造業是河南實體經濟的基石。穩定經濟大盤,我省在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上有哪些新的考慮?
朱鳴:新的一年,我們將圍繞加快建設制造業強省,統籌推進“三個專項行動”,即深入推進傳統產業提質發展行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行動、未來產業破冰搶灘行動。
深入推進傳統產業提質發展行動,深化技術改造和科技賦能,加快高位嫁接和模式變革,提高材料、裝備、汽車、食品、輕紡等傳統產業新型化率,增強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深入推進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行動,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現代醫藥、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節能環保等為重點,構建引領河南制造、具有河南特色的新興產業生態,打造制造業強省新支柱。
深入推進未來產業破冰搶灘行動,大力引進擁有核心關鍵技術的創新平臺和細分領域優勢企業,推動氫能與儲能、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產業盡快成規模,強化類腦智能、量子信息、未來網絡等產業技術攻關和示范應用,建設國家未來產業先導示范區。
為此,我們將實施“五項工程”。一是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滾動推進核心基礎技術攻關,提升產業基礎能力。二是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發展智能產品、智能技術、智能服務,促進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三是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加快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加大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四是實施先進制造業群鏈培育工程,堅持一群多鏈、聚鏈成群,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鏈,構建先進制造業集群網絡。五是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程。壯大規上工業企業總量,深化專精特新和單項冠軍企業培育,做強頭雁企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問:提振市場信心穩定經濟大盤,離不開市場主體的發展,今年我們在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上有哪些目標?
朱鳴:促進經濟穩定向好,說到底要靠市場主體、創新主體的發展壯大、能級提升來支撐。我們將圍繞打造優質企業梯隊出臺一系列舉措,把建設一流企業作為制造強省關鍵支撐,培育壯大行業龍頭企業,推動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
深入實施制造業頭雁企業培育行動,力爭到2025年全省新增千億級制造企業2至3家、百億級制造企業20家、10億級新興領域制造企業100家以上,形成雁陣發展態勢。
持續開展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行動,力爭今年新增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1000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繼續加大“小升規”推進力度,力爭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500家。
深入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行動,聚力打造10大先進制造業集群、30條重點產業鏈、80條特色優勢產業鏈、300個市域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推動制造業集群集聚集約發展,力爭2023年新培育國家級示范基地1—3家。
問:融資難、融資貴是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的難題,省財政將采取哪些舉措進行破解?
趙慶業:深挖問題癥結,加強財金聯動,針對性緩解企業融資困境。一是拓寬融資渠道。持續實施政府采購合同融資,通過政府采購合同或應收賬款質押等方式,為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市場主體提供便捷的融資通道。二是緩解續貸難題。鼓勵引導各地設立并擴大中小微企業應急周轉資金池,為資金周轉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按時還貸續貸,提供臨時性的財政墊資服務。三是分散融資風險。用好省級融資擔保代償補償資金池,納入“資金池”支持范圍的擔保業務,擔保費率不超過2%。針對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實行低收費,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以下的、500萬元以上的,原則上分別不超過1%、1.5%。四是降低融資門檻。鼓勵各地設立外貿信貸準備金,引導合作銀行降低外貿中小微企業貸款實物資產抵質押要求,擴大出口信保保單等貿易融資規模。五是增加現金流量。鼓勵各地設立出口退稅資金池,在退稅手續完成前,先行為企業預付資金,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六是財金聯動支農。構建新型“政銀擔”合作模式,縣級政府首期設立規模不低于500萬元的農業信貸擔保風險補償金,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發優惠信貸產品、擴大授信額度、執行優惠貸款利率,省農擔公司對10萬—300萬元政策性業務,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300萬—1000萬元政策外業務的擔保費率,分別按不超過0.8%、0.5%、1.5%執行。
問:受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企業的壓力較大,省財政將采取哪些措施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趙慶業:穩經濟基本盤,必須穩市場主體這個微觀基礎。省財政將精準聚焦企業發展面臨的難題,實施更加直接、高效、公平的惠企政策。一是減負擔。2022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對我省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按50%的稅額幅度減征“六稅兩費”。持續鞏固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成果,防止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二是增訂單。政府采購工程要落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府采購政策,積極擴大聯合體投標和大企業分包,降低中小企業參與門檻。按照統一質量標準,2023年將預留面向中小企業采購的份額由30%以上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非預留項目給予小微企業評審優惠,增加中小企業合同規模。三是促壯大。在落實中央支持政策的基礎上,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財政還在有效期內按照不超過設備、軟件實際投資的30%給予后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支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更好服務。對頭雁企業重點技改項目,按其設備、軟件實際投資的30%給予補助,最高可達2000萬元。
責任編輯:張建福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