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河南

“出彩河南人”第四屆最美退役軍人候選人產生

2023-01-07 08:42 來源:大河網 責任編輯:王森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點贊通道

大河網訊 1月6日,記者從“出彩河南人”第四屆最美退役軍人宣傳推介活動組委會獲悉,河南省第四屆最美退役軍人20名候選人已正式產生。

“出彩河南人”第四屆最美退役軍人宣傳推介活動,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河南省軍區政治工作局聯合主辦,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日報社協辦,河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承辦。活動旨在選樹一批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與黨同心、跟黨同行,在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各個歷史時期,堅守工作崗位,強化政治擔當,在本區域本行業本系統中取得顯著成績,為經濟社會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退役軍人先進典型。通過宣傳推介活動,宣揚先進典型事跡,講好退役軍人故事,展現退役軍人可親、可敬、可愛形象,教育引導廣大退役軍人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永葆本色,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激勵廣大退役軍人唱響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主旋律,以昂揚精神狀態和務實工作作風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

宣傳推介活動啟動以來,全省各地和省直單位高度重視、積極參與。組委會辦公室共收到參評事跡材料85件。組委會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按照“政治過硬、品德良好、事跡突出、群眾公認、遵紀守法”標準,組織初評,確定了20名候選人。

公眾可通過河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官網、“大象新聞”客戶端,為心中的最美退役軍人點贊。公示期限為2023年1月7日8時—1月11日20時,公示期間大家如對被公示對象有異議,可通過電話或信件反映。收信地址:鄭州市金水區東明路181號河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郵政編碼:450003,監督電話:0371-68060730。

附:

“出彩河南人”第四屆最美退役軍人候選人

公示材料

(按姓氏筆畫排序)

01.馬增杰, 男, 漢族, 1949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1968年2月入伍,1985年1月退役,現任許昌市魏都區西關辦事處矛盾調解員。方便群眾,熱心服務,牢記習總書記說過的:“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為了方便群眾,把聯系方式公布到社區,使群眾好找、好見面、好說話,真心實意為群眾做工作。18年以來,共調解處理化解矛盾2000余起,為民服務的熱心事跡多次被電視臺、電臺等媒體報道,得到了群眾和領導的好評。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優秀社會法官”“河南省優秀調解員”“中國好人”等。

02.牛偉鵬,男, 漢族,1972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12月退役,現任新鄉市河南富景家具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負責人。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政策,開展“黨建+脫貧 ”,設立原陽縣產業就業扶貧基地和“百企萬戶工程示范點”,幫扶貧困人員1297人。抗擊疫情,參與救災,為原陽疾控中心和受災地區捐款捐物10萬余元。成立新鄉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示范基地,累計為570余名退役軍人提供就業信息,舉辦各類技能培訓班12期,培訓退役軍人287人次,安置就業167人,提供就業崗位上百個。志愿行動,服務社會,積極組織成立“原陽縣守護黃河老兵志愿服務隊”并擔任大隊長,服務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自己出資購置皮劃艇、沖鋒舟等裝備,隨時準備應對自然災害、突發事故等。榮獲“河南省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三等獎”,被評為河南省第九屆優秀退役軍人等。

03.王輝,男,漢族,1974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1992年12月入伍,2004年10月退役,現任河南省醫保局辦公室副主任、駐濟源示范區王屋鎮太洼村第一書記。在急難險重中主動擔當,在鄉村振興中善做善成,在為民服務中彰顯初心。短短兩年時間,將一個省定集體經濟薄弱村建設成為濟源示范區集體經濟發展先進村和濟源示范區市級文明村。在工作中樹立了駐村第一書記堅守初心、使命必達、親民為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良好形象,連續兩年被省委組織部評為年度優秀工作者,被評為河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經驗做法和成效先后被人民日報、人民網、學習強國、河南省人民政府網、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頭條等多家媒體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贊揚。

04.王登波,男,漢族,1968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1984年10月入伍,1988年1月退役,現任三門峽市焦村鎮羅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投資130多萬,建設矮砧高紡錘型蘋果高科技示范園,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果樹栽培采用國際最先進的矮砧集約模式,栽植組培脫毒M9T337自根砧蘋果苗12000株,配套栽培措施為地膜覆蓋、生草技術、起壟栽培、微噴灌溉、生物菌肥、綠色無公害生物殺蟲技術等。帶領村民發展高標準蘋果產業,為靈寶蘋果產業第二次飛躍做好帶頭引領作用。圍繞生態種養內循環模式,發展羅家產業。經過不懈努力,目前發展至蘋果示范園400余畝,生態養牛場2處(1400平),生態牛存欄320頭,資金互助總資金量達800余萬元,流轉土地1200余畝,種植草料,生態發酵床養豬80余頭。推行“合作社+基地+農戶+大學生創業”經營模式,采用“六統一分”經營模式服務群眾。先后被評為“靈寶市勞動模范”“三門峽市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等。

05.盧森林,男,漢族,1971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1989年3月入伍,1993年12月退役,現任商丘市出租車行業新時代雷鋒車隊隊長。出租車行業從業已超20年,多年來秉承“敬業奉獻”精神,以身作則為商丘市出租車行業塑造新風尚。多次帶領家人參加退役軍人雷鋒團慰問老兵、抗洪救災、義務交通站崗、退役軍人義務獻血、慰問敬老院、看望傷殘困難家庭等眾多愛心公益活動。妻子加入出租車行業來,堅守拾金不昧、樂于奉獻精神,主動歸還乘客手機30余部、錢包4個、現金一萬余元、銀行卡數張;從2003年第一屆“愛心送考”同丈夫一道連續愛心送考18年。兩個女兒也在父母的影響下,于2018年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自此一家四口成為全市第四個簽訂器官捐獻申請書的家庭。先后被評為“河南省五好家庭”“全國五好家庭”等。

06.李寶山,男,漢族,1970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1991年12月入伍,1993年12月退役,現任中原銀行平頂山分行員工。牢記初心使命,永葆軍人品質,工作兢兢業業,樂善好施,慈心為民,默默奉獻。2016年創辦了平頂山市“日行一善愛心粥”,共計6家粥店。他以軍人的鐵血本色,掃除艱難險阻,每天堅持為環衛工、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上千人免費提供早餐,固定志愿者達上百名,服務就餐達百萬人次以上。資金不足時省吃儉用給予墊付。組織參與貧困家庭及困難退役軍人送溫暖、助學、助殘、助困等愛心活動。為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免費提供愛心午餐達3638人次。2021年助力抗洪救災發動捐款、改善環衛工人就餐情況、做好排水清污等工作。先后被評為“平頂山市道德模范”“平頂山市最美退役軍人”等。

07.李恒,男,漢族,1966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1984年10月入伍,1989年10月退役,現任南陽市恒利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堅守“昔日軍營做標兵、今日歸鄉助扶貧”的信念,發揮龍頭骨干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推行“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直接帶動退役軍人1200余人,間接帶動15000余人從事該產業的發展,形成前有充足原料供應、后有精深加工的產業扶貧模式。帶領公司班子成員每逢端午、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對駐地部隊、消防官兵進行慰問,目前已爭取落實慰問資金累計600余萬元。先后幫扶100余名退役老兵就業、30余名退役軍人家庭創業,累計發放退役軍人再就業工資300余萬,實施退役軍人子女公益助學資金120萬。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第一時間沖鋒在前,累計捐贈價值4000余萬的物資,為抗疫一線的工作者們提供營養補給和防疫物資支持。先后被評為“南陽市最美退役軍人”“南陽市誠實守信道德模范”“河南省十大誠信之星”等。

08.劉春江,男,漢族,1997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2014年9月入伍,2018年3月退役,現任周口市淮陽區王店鄉劉老家行政村黨支部書記。2019年劉春江當選黨支部書記后,為了改變落后的貧窮面貌,大膽引進山東紫皮大蒜等新品種,種植面積占全村耕地面積的60%,人均0.5畝,畝產效益達到3000元左右。積極扶持本村的大蒜收購個體戶3家,帶動全村種植大蒜1500多畝,逐步使大蒜種植成為了村支柱產業和主要收入來源。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展現出了“90后”干部的擔當,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劉老家行政村先后榮獲淮陽區環境衛生整治先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先進村等榮譽。

09.李強,男,漢族,198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2003年12月入伍,2018年6月退役,現任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第四監管分局四級主任科員。2020年以來,帶隊累計檢查藥品、醫療器械企業272家次,完成中藥生產、疫情防控用醫療器械等12項專項整治,辦理案件20起,收繳罰沒款471.7萬元,沒收不合格口罩29.2萬只、藥品11.4萬盒,依法移送公安機關2起非法經營藥品重大案件,涉案金額1675萬元,刑事處罰16人。在“我為群眾辦實事”“萬人助萬企”活動中,為13家企業專項解讀法律規范,指導40家企業做好許可證換發,為35家企業解決質量管理難題。疫情防控期間,多次到鄭花路社區、明德街社區一線,協助組織核酸檢測、測溫掃碼、環境消殺等志愿活動。商丘市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多次帶隊逆行出征,幫助商丘市6家疫情防控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緊急恢復生產,保障商丘市疫情防控用醫療器械市場供給。先后被評為河南省藥品監管系統“兩品一械”案件查辦工作先進個人、“優秀基層黨務工作者”等。

10.劉瑞強,男,漢族,1965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1989年7月入伍,1992年1月退役,現任濮陽市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帶領中國援埃塞俄比亞第22批醫療隊16名隊員逆行出征,2021年11月28日圓滿完成援外醫療任務。因為埃塞局勢動蕩不安、第四波疫情肆虐,醫療隊11人已順利回國,按照國家衛健委、中國大使館的要求,作為醫療隊長,他毅然帶領5名隊員留守陣地。因醫療隊表現突出,央視國際頻道對其進行專訪。在參加援外醫療隊前,父親已肺癌晚期,為了帶領團隊圓滿完成任務,他只能忍痛啟程。到埃塞俄比亞數天后,父親不幸逝世,作為唯一的兒子沒能陪在身邊,成為他永遠的遺憾。先后被評為“河南省青年崗位能手”“對外合作交流先進工作者”等。

11.楊小周, 男,漢族,1958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1976年12月入伍,1980年1月退役,現任鄭州鞏義市涉村鎮北莊村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為解決本村世代缺水的狀況,帶領村民從海拔1000多米的黃家山鑿洞引水。早年為籌集資金,賣掉妻子的長發,拿出家里的口糧,從信用社貸款兩萬多元。為節省經費開支,他帶領工人深山扎營,吃住在工地。歷經600多個日夜奮戰,終于打通了一條916米的引水隧洞。中央電視臺等媒體播出他的事跡后,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當代愚公”。為幫助群眾致富,他發揮村生態優勢和紅色資源優勢,發展特色旅游,促成投資2億元打造民宿項目—“石居部落”,成為鞏義市發展農村旅游產業的一張靚麗名片。石居部落榮獲第一屆全國民俗博覽會“優質民宿推薦獎”、河南省最佳特色民宿獎,年接待游客5萬多人次,入住游客達1萬多人,就近安排30多名貧困戶、返鄉青年就業。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勞動模范”河南省“十大最美村官”等。

12.陳杰,男,漢族,1972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1990年12月入伍,2007年12月退役,現任哈密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援疆)。作為第十批河南援疆干部,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不遺余力開展幫扶工作,促進豫哈兩地交往交流交融。一是產業富疆貢獻“豫力量”。協助編制多個“十四五”援疆項目規劃,先后促成20多家企業到哈密考察投資,協議投資額80多億元;組織協調在烏魯木齊、鄭州、洛陽、哈密四地網上招商推介活動,促成“云上簽約”項目8個,簽約金額36億多元;協調組團參加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簽約合作項目7個,總金額117.58億元。二是民生惠疆彰顯“豫關愛”。新疆疫情關鍵期,向河南省政府發函匯報爭取,為哈密市、兵團第十三師捐助價值1000多萬元的醫用防疫物資;協調河南省總工會持續開展“消費援疆”活動;協調鄭州地鐵集團,開通滿載新疆和哈密元素的河南援疆地鐵“哈密號”專列3列,極大激發了河南人民人人來新疆旅游、來哈密打卡的消費熱情。三是文化潤疆承載“豫深情”。積極協調,拓展豫哈兩地文化“走出去”和“請進來”平臺,舉辦雙向文化交流活動30余場次,促進河南與受援地的文化交流;邀請河南省政府有關人員對哈密市和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政府系統人員開展公文處理培訓2場,1000余人接受培訓;組織豫哈兩地3.5萬名青少年通過視頻、書信共敘友情,受援地1800名學生通過夏(冬)令營赴豫感受中原文化。2021年7月,河南多地發生洪水災情,他組織將各族群眾先后捐助的1700多萬元現金和價值360萬元的物資,星夜馳援至河南,支持河南災后重建工作。先后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優秀共產黨員”等。

13.陳強,男,漢族,1981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1999年12月入伍,2007年12月退役,現任信陽市祥隆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帶領員工建造工程、鋪路整治,設身處地為人民謀幸福,受到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譚家河鄉鎮不少村民的青睞。在譚家河鄉鎮扶持當地花卉大戶,為建設鄉村振興扶貧工作做出貢獻,帶動了當地大批村民在花卉基地務工。譚家河鄉鎮村民家境清寒,以運輸茶葉來維持生活,居住環境極其惡劣,門前山高石頭多,出門就滑坡,他提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方案,鋪出了通往山里的道路,架通了三相電,最終帶領村民走上了小康之路。在做土地整治過程中,發現譚家河鄉鎮五百多戶村民出現飲水困難問題。他為村民尋水源修道路,在山頂建造了一座儲水6萬立方米的蓄水池,徹底解決了村民飲水難的問題。

14.張德山,男,漢族,1968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1986年11月入伍,1991年12月退役,現任漯河舞陽縣文峰鄉李斌莊村黨支部書記、合作社理事長。在疫情防控、鄉村振興、見義勇為、幫助困難群眾等方面表現突出。捐款捐物近萬元資助一名貧困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引導帶動27名退役軍人發展香菇種植產業,為貧困戶無償傳授香菇技術,帶動本村90%農戶發展種植香菇達1100萬棒。下定決心要靠香菇帶動群眾致富,經過多年的鉆研,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種植經驗,引導帶動周邊20多個鄉鎮發展香菇種植,以李斌莊為中心形成豫中南香菇產、供、銷基地,種植成功率達到98%以上,被群眾稱為“香菇大王”。2022年,香菇種植擴增300萬棒,村里新建保鮮庫8座,引進新品種2個,招來大型香菇收購商5家,村里的“小香菇”正在發展“大產業”,走向國際“大舞臺”。村里的香菇產業先后被《人民日報》、河南廣播電視臺等多家主流媒體報道。村黨支部被評為“河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個人被評為“漯河市最美退役軍人”,榮獲“河南省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三等獎”等。

15.周延濤,男,漢族,1994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2012年12月入伍,2018年10月退役,現任鶴壁市浚縣消防救援大隊云溪路消防站一班副班長。退役不褪色,從事消防救援工作以來,參加滅火救援700余次,營救被困群眾200余人。2021年抗洪期間共救出被困群眾30余人,幫助轉移疏散200余人。抗洪時期他和愛人共同幫扶關愛受災群眾,危難時刻將婚房改成“特殊安置點”,收留一家五口。無論是滅火救援、防汛救災,還是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軍人本色。先后被評為鶴壁市“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等。

16.和有祿,男,漢族,1964年1月出生,群眾,1984年1月入伍,1988年1月退役,現任焦作市溫縣和式太極拳學院院長。多年來,致力于傳播和發展和式太極拳,先后編著出版《和式太極拳譜》《和式太極拳十三式》等。數次參加或率隊參加國家和省市舉辦的太極拳比賽交流活動,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09年和式太極拳被河南省政府批準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4年和式太極拳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退役后,致力于太極拳的研究與推廣,為“太極拳”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積極踐行軍人作風,每年自主開展走訪慰問困難退役軍人、幫扶援助困難大學生、助力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等活動。先后被評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優秀傳承人”等。

17.郭武軍,男,漢族,1954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1972年12月入伍,1977年2月退役,現任洛陽市國武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一名退役45年的老兵,一直戎裝在心、扛責而行,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成立伊川縣洛成退役軍人服務協會,廣泛開展擁軍優屬活動,主動服務和幫助退役老兵、現役軍人家屬數千人,累計捐款捐物200多萬元。疫情暴發后,先后三次籌資8萬元購買防疫物資,送給伊川縣防疫站點、一線防疫人員,主動承擔抗疫責任。為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三線建設”精神,2020年以來,自籌資金30余萬元建成原工程兵五十四師光輝歷程紀念館,收集各類藏品400余件,成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2022年4月該紀念館被中國三線建設研究會授予“洛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他本人被聘為中國三線建設研究會常務理事。義務擔任多所學校的思想政治輔導員,多次為青少年講黨史、軍史、社會主義建設史,增強了青少年愛黨愛國愛軍的責任和擔當。他的事跡先后被中央電視臺、鳳凰網、河南日報、洛陽日報、洛陽電視臺、黨報頭條等新聞媒體廣泛報道。被評為“洛陽市第三屆最美退役軍人”等。

18.郝濤,男,漢族,1983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2001年12月入伍,2003年11月退役,現任國網鄭州供電公司不停電作業中心副主任、“雷鋒號”電力搶修隊隊長。退役以來,始終將軍人本色展示在參與的各項重大任務中。2021年鄭州7.20特大暴雨發生后,他和6名隊員組成“突擊隊”,冒著齊腰深的洪水為發電車探路,10小時搶通鄭大一附院ICU供電,16小時搶通鄭州鐵路局調度指揮中心供電。2020年疫情期間,帶領“雷鋒號”迅速投入抗疫情保供電的第一線,完成100余次配網搶修任務。2019年武漢軍運會期間,帶隊參與在陸軍士官學院的保電工作。擔任不停電作業中心副主任以來,牢固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2021年組織完成帶電作業8651次,配合各類重大保電出動應急保電裝備259臺次。作為隊長帶領的“雷鋒號”電力搶修隊,其事跡被中央電視臺等各級媒體累計報道近千次。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勞動模范”“河南省青年崗位能手”等。

19.徐澤波,男,漢族,1962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1979年12月入伍,1983年12月退役,現任駐馬店市樂山商場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任職樂山商場以來,商場銷售額由1984年的530萬元到現在的近5個億,上交稅利由1984年的15萬元到現在的一千多萬元,安排就業崗位由1984年的150余個到現在的近千余個,其中退役軍人、待業青年等500余人。2020年疫情暴發以來,對商戶及門面租金進行了減免優惠(因疫情商場讓利租金達1000余萬元),確保了商場合作商戶95%以上的穩定,準時、足額發放全員工資,社保、公積金如期繳納,彰顯了企業擔當。作為企業帶頭人,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踐行使命擔當,助力基層疫情防控工作,組織企業捐贈現金105萬元以及黨員捐款全力支持疫情救助,籌集價值數萬元的牛奶、面包、軍大衣等食品物資,慰問街道、社區防疫一線工作人員,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盡一份社會責任。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勞動模范”“河南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等。

20.黃海龍,男,漢族,1982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2001年12月入伍,2006年11月退役,現任開封市森海人力資源有限公司負責人。退役后,投身自主創業之路,帶領森海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年營業額已超過2.7億元,每年繳納稅費超150萬元,繳納社保近500萬元。2021年發生洪澇災害后,第一時間為一線搶險救災人民子弟兵捐贈了短褲、背心、沐浴露等價值3萬余元的生活物資,并為災區群眾捐贈10噸洋蔥,受到開封市委領導高度贊揚。隨著防汛救災工作的推進,又為尉氏縣受災群眾捐贈消毒水50桶、飲用水500件,幫助災區人民渡過難關。“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為駐汴部隊捐贈軍帽和生活物資,總價款逾22萬元。在公司經營過程中,一直心系退役軍人,努力將森海公司打造為退役軍人就業的優質平臺。先后榮獲開封市“五一勞動獎狀”、開封市“五一巾幗獎狀”等。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1024手机看片基地| 大香视频伊人精品75| 两个人看的视频高清在线www|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亚洲|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3751性欧美视频在线播放|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高清视频| 日日夜夜天天干|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欧美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男人的天堂av网站|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青春草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亚洲武侠欧美自拍校园|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国语|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夫妇交换性三中文字幕| 七次郎在线视频永久地址| 无套日出白浆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欧美精品在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视频| 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 美女极度色诱视频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国产国语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