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打出“組合拳” 穩大盤強信心 拼經濟挑大梁
保健康、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防風險……
1月3日,新年第一個工作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我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穩定向好有關工作,并回應公眾關切。
2022年,經濟大省勇挑大梁
2022年,我省落實扛穩“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的政治責任,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經濟發展呈現穩定向好、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預計經濟總量躍上6萬億元新臺階,主要指標增速全面高于全國,前三季度我省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7%、高于全國0.7個百分點,總體符合預期,為全國穩住經濟大盤作出了河南貢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省委、省政府見事早、行動快,制定了《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穩定向好政策措施》,在6大領域研究謀劃了90條政策措施,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保持快速恢復的強勁勢頭。
2023年,河南這樣拼經濟
新一年,河南經濟如何開局起步?發布會明確,全力以赴保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堅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積極推動廣大群眾能消費、想消費、愿消費;瞄準制造業、基礎設施、房地產等方面,持續聚力抓投資;持續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強化金融支撐保障等多措并舉強化市場主體;深入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實現雙向聯動拓開放;穩住就業基本盤,全面提升醫療救治能力,增強其他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
同時,在落實好90條政策的基礎上,將通過抓細經濟調節調控,抓實政策落地見效,抓牢發展載體支撐,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經濟發展質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三駕馬車”齊發力
投資是當前穩經濟的重要抓手。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馬健介紹,我省實施“雙百工程”,遴選100個左右百億級重大項目,按照“一項目一方案一專班一責任領導”要求強力推進。同時完善項目建設推進機制、項目儲備熟化機制、項目要素保障機制推動具備條件的重大項目快建設、早投產。
外貿、外資等工作穩中有進,去年指標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振利表示,省商務廳將以落實省政府90條相關政策措施為重要抓手,全力做好穩外貿、穩外資、擴消費工作。在穩外貿方面,持續豐富“政策工具箱”,全力幫助企業搶訂單拓市場,不斷壯大外貿主體,提升外貿規模和質量。在穩外資方面,落實落細促進政策,實施增量提質行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在擴消費方面,重點要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激發消費活力。“文化旅游是促進消費的主陣地、主力軍。”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姜繼鼎表示,我省將打好文旅市場重振“組合拳”,掀起“河南人游河南”新熱潮,叫響“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回老家過年”文旅品牌。把活動辦出彩,讓市場熱起來;把優惠送出去,讓大家動起來;把政策落到位,助企業好起來,推動文旅消費全面復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王藝介紹,我省將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通過增融資、擴需求、優供給、化風險、強服務、促轉型等手段,著力改善市場預期,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居住消費健康發展。
守牢民生底線,提升“民生三感”
“就業是最大民生,要全力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國偉表示,要穩步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全力抓好農民工就業,兜底保障困難人員就業,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以上。具體來說,開展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加強“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全面釋放人才活力,實現人才資源、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的良性互動。
對就業后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的家庭,可給予不超過6個月的低保漸退期;將家庭人均收入介于低保標準1~1.5倍的低保邊緣人口等四類家庭納入保障范圍……“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良才表示,2023年將夯實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加強特殊群體關心關愛,將關懷和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
用好“錢袋子”,搭建大平臺
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民生保障,需要“真金白銀”硬支持。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趙慶業表示,2023年,省財政將按照“緊日子保基本、調結構保戰略”要求,落實好加力提效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強化“三保”全鏈條管理、實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加大財力下沉力度,兜緊兜牢“三保”底線;通過降成本、助融資、增訂單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為企業送雪中炭、下及時雨;通過強化資金保障、項目保障、績效保障,大力拉動有效投資。
經濟社會要發展,要有平臺載體作支撐。馬健表示,未來我省將做強產業載體,進一步發揮開發區經濟建設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作用;做精農業載體,進一步強化中原農谷等平臺科技資源集聚效應;做優創新載體,進一步構建一流創新生態體系;做活開放載體,進一步提升航空港區和“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國內國際雙循環鏈接功能。
挺起工業脊梁,做強實體經濟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翔表示,新的一年,我省將以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和貼息、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政策工具為著力點,進一步擴大工業有效投資,做足“穩”字功;要深入推進傳統產業提質發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破冰搶灘等“三個行動”,打好“換”字牌;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綠色制造工程、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程等“五項工程”,下實“轉”字棋。
□本報記者 逯彥萃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十大戰略”這一年】文旅文創“融”起來
-
【大象時評】民營經濟是河南發展最大潛力
-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十大戰略”這一年】加壓奮進 豫創“新篇”
-
河聲:“豫”筑其室先治基,破題“制造”強經濟——河南全力拼經濟③
-
河聲:“豫”見2023,交出穩經濟、惠民生的“亮眼答卷”
-
大象時評 | 節后首日 信心“豫”足
-
實錄|河南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穩定向好新聞發布會
-
河南力爭2023年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 培訓基層衛生技術人員15萬名
-
2023年河南參保困難群眾將享350元/人標準一次性全額資助
-
今天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習近平主席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