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快評】2023中國經濟向上向好穩步前行
摘要:面向嶄新的2023年以及更長遠的未來,只要我們內心篤定,充滿信心,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中國經濟這艘巨輪就一定能夠逆風而上、奮楫揚帆,在向上、向好、向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健前行。
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小長假期間,全國各地煙火氣升騰、百業回暖。車站機場旅客明顯多了,各大景區重新熱鬧了,很多家庭實現了久違的團聚,不少商圈人氣也興旺起來,尤其是受疫情沖擊的餐飲業逐漸走出低谷,一些餐館重現“排隊等位”的景象。
相關部門的數據是更有力的說明——元旦假期全國鐵路日均發送旅客較去年11月份增長109%;國內旅游收入265.17億元,同比增長4.0%;新年首日,全國營業影院數量創下近10個月以來的新高;“2023全國網上年貨節”首日,全國網絡零售額452億元,比去年年貨節首日增長了6.5%……在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的首個假期,拉動中國經濟最重要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正在回暖,傳遞出中國經濟向上向好的積極信號。
最艱難的時刻,我們已經挺過。回首疫情以來的三年,我國經受了新冠疫情沖擊、世界變局加快演變等多重考驗,一直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2020年我國成為全球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我國經濟承壓前行,同比增長8.1%,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2022年我國繼續保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經濟穩健發展,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超過120萬億元。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所強調的:“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只要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
黨中央對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要求,一個“穩”字貫穿其中。做好“穩”字這篇大文章,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就能有力應對超預期因素影響。“穩”首先是一種信念、一種狀態。我們要不斷突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制度優勢,強化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的科學判斷,堅定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信念,大力提振發展信心,改善社會心理預期,為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吃下“定心丸”,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匯聚起強勁的發展動力。
“穩”的重點是穩經濟社會大局。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我們要瞄準“穩增長”這個主要目標,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讓居民想消費、敢消費、能消費,并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夯實“穩就業”這個重要基礎,完善就業優先政策,推動就業擴容提質,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抓住“穩物價”這個關鍵環節,加快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確保大宗產品保供穩價,更好支撐經濟回穩向上。
“穩”還體現在穩民生、穩人心上。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民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要千方百計穩住“糧袋子”“菜籃子”,守護好千家萬戶,以扎實的民生政策“兜”住最困難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不斷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斷在醫療、養老、托幼、住房、教育等領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凜冬雖寒,春歸有期。億萬人向著夢想努力奔跑,必將讓中國充滿勃勃生機。盡管疫情仍未徹底遠遁,但生活正在被一點點焐熱。面向嶄新的2023年以及更長遠的未來,只要我們內心篤定,充滿信心,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中國經濟這艘巨輪就一定能夠逆風而上、奮楫揚帆,在向上、向好、向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健前行。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