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術大師作品齊聚展覽 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開幕
從中外藝術名家作品中感受當代藝術與其他領域的對話,借助數字技術一覽昔日云岡石窟的壯美,漫步在百歲畫家戴澤筆下的北京風景……昨天,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正式開幕,三個主展單元在主會場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開展。位于北京友誼商店、木木美術館的分會場展覽也即將拉開帷幕,以“共生”為主題,掀起京城藝術浪潮。
中外美術大師作品齊聚展覽
長安街上,皚皚白雪落在樹梢和地面,一面紅墻為畫面增添了暖意,幾個孩子奔跑在雪地里,讓人仿佛能聽到他們的歡笑。在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可見的浪漫:與北京有關的記憶與想象”(第一部分)展覽現場,展出了畫家戴澤1950年至1980年繪制的多幅北京風景。生于1922年的戴澤今年已是名副其實的百歲老人,在他的繪畫中反復出現一系列北京標志性的風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脈脈溫情。
“北京是一座藝術之都,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藝術家在這里工作生活。因此我從‘可見的浪漫’角度來策展,呈現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幾代北京藝術家與這座城市有關的創作。”策展人房方說道。從董希文1958年為北京十三陵水庫工程畫的速寫,到王玉平2022年在鼓樓東大街進行的寫生,不同代際的39位藝術家作品匯聚一堂,以差異化的風格展現了他們對北京的浪漫記憶與想象。
而在同日開展的“喚醒石頭里存在的生命”展覽現場,通過3D打印復原的云岡石窟第十窟須彌山浮雕精彩亮相。展覽還展出了云岡第20窟西立佛殘塊等實物,帶來強烈視覺沖擊。展覽“無盡的交談”則呈現了瑞貝卡·霍恩、劉野等中外知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探討當代藝術與歷史記憶、生態環境和自然科學的三種對話關系。
呈現北京多元的藝術面貌
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采用了“1+2+3”的模式,即:一個主會場(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兩個分會場(北京友誼商店、木木美術館錢糧胡同館),三種展覽形式(主題展、平行展、衛星展)。雙年展共呈現了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240位藝術家的390多件作品,旨在思考后疫情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闡釋人類文明與自然生態和諧共存、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融合發展的新發展理念。
本屆雙年展邀請了各個藝術領域活躍的策展人和學者擔任板塊策展人,從七個板塊分別闡釋“共生”這一主題。由房方策劃的“可見的浪漫:與北京有關的記憶與想象”(第二部分)、由申舶良策劃的“幻方:藝術與文學的互映”、由龍星如策劃的“大地熱流:回到太陽時間的訪客”和“英姿”板塊將于今天在北京友誼商店開幕。由建筑師馬巖松策劃的“藍圖北京”展覽單元將于2023年1月13日在木木美術館(錢糧胡同館)開幕。
“舉辦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不僅僅局限在展示北京當代藝術的面貌。”雙年展藝委會成員、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表示,本屆藝術雙年展一方面通過涵蓋中國古代文明、紅色藝術、當代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展覽內容,呈現北京豐富多元的藝術面貌;另一方面也在嘗試把這些展覽呈現出來的精神內核,融入北京的文化生活和城市精神之中。
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頂級盛會
作為雙年展的主會場,位于天竺綜合保稅區內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是目前全國唯一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和國家文化出口“雙基地”。伴隨著北京高端文化藝術機構的不斷聚集,眾多重要展覽和活動落地,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正在成為北京文化藝術版圖上的嶄新地標。
文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徐哲表示,文投集團在市委宣傳部指導和支持下,舉辦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活動,匯聚國際國內藝術機構、畫廊、美術館、博物館等在內的現當代和古代藝術資源,共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級藝術盛會。這將進一步促進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的國際文化藝術貿易產業集聚,發揮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的協同作用和溢出效益,激活和滿足藝術鑒賞、藝術品交易與收藏等方面的文化消費新需求。
本屆雙年展將持續至2023年3月12日。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