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復興有我 青年記者基層行丨為綠色發展奉獻青春
□本報記者 王小萍
12月28日,在海拔1100米的靈寶市寺河鄉窩頭村,蘋果采摘之后,果農們正在為果樹“秋饑冬追”。“為蘋果樹施有機肥、修剪果枝、預防腐爛病、防治地老鼠等,大冬天可有的忙了。”正在為果樹施肥的王明笑著對記者說。
王明是成義蘋果合作社主任。14年前,他從部隊轉業后回鄉當了果農,從父親手中接管了成義蘋果合作社,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蘋果王子”。
回顧十幾年的果農生活,王明說,綠色種植之路充滿了曲折。一開始,他發現果園土壤酸化、板結導致蘋果質量不穩定,便決心帶領果農多施生物菌肥,改變土壤結構,提高地力,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為了讓記者了解什么是有機土壤,王明在一棵蘋果樹下用鐵鍬挖了一下,從樹窩里捧出一把土,土壤松軟,呈黑褐色。王明說,這是上足了有機肥的土壤,有機肥的種類繁多,豆粕、豆餅類,羊糞、牛糞、豬糞,秸稈類等都屬于有機肥。
“吃啥補啥,果樹也一樣。”為保證蘋果品質,王明堅持土壤改良,要求社員跟隨他的節奏,確保產出的蘋果品質一致。當然,種了一輩子蘋果的“老把式們”有不聽話的時候。王明就“先下手為強”,他申請了有機農產品認證,秋天,貼有有機產品認證標志的蘋果1斤賣到七八元,而一般的蘋果只賣3元。果農們服了,主動過來請王明指導。
記者看到,蘋果園里掛了許多像稻草人一樣的架子,細細一看,上面粘了許多小蟲子。王明說,他在合作社里提倡,在不使用化肥和少用農藥的情況下,通過動物天敵和物理防控消滅蟲害,果農們也很接受。
每年清明時節,蘋果花開,寺河山上拉開了果樹的“呵護周期”。首先便是疏花,“兩朵花間隔八寸,中間的花全部摘掉。”
等到蘋果長到手指頭大小,便該套袋了。套袋不僅能很好塑形,還保證了蘋果能夠無公害生長。
到了中秋節,蘋果再次露出了“真面目”——通體白亮。經過短暫適應環境,果農便開始鋪地膜,地膜能很好地反射陽光,半個月后,蘋果逐漸變紅,“不紅不好吃”。
霜降時節,便迎來了蘋果收獲的“高光時刻”。看著一車車外運的蘋果,果農們個個臉上笑開了花。
王明說,黨的二十大開幕那天,他和果農們都收看了開幕盛況。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大家聽了都特別振奮。在像窩頭村這樣偏僻的山村,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不足,產業發展缺乏有能力的帶頭人,特別需要更多有見識能力強的青年人返鄉創業,帶領鄉親們走穩綠色發展的致富路。
王明家門口,一溜新窯洞,面向開闊的山谷。王明考慮下一步帶領鄉親們發展特色民宿,把窩頭村建設成記得住鄉愁、留得住游客、興得起產業的美好家園。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