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視的老年心理健康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社會,家庭及老年人本身都將面臨著諸多不可回避的現實壓力。而壓力的重荷一旦落在了老年人的肩上,已是垂暮之年的他們,往往是無法也無力去承受的。心理的脆弱和壓抑,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安撫與排遣,一蹶不振的痛苦,將會終結老人的余生。
導致老年人心理問題有如下幾個因素:
1.離退休后,老人一下子離開了工作了大半輩子的崗位和朝夕相處的同事,突兀而至的空虛和落寞感,往往會讓老人感到焦慮不安,甚至消極和悲觀。感覺自己一下子變得無所事事,一無是處起來。加之子女也都已組建了各自的小家庭,時常都不在身邊陪伴;有個老伴倒還好些,總有個可以說話聊天的人,倘若孤獨一人,空巢老人的內心將是無比凄涼和落寞的。
2.經濟困窘:老人離退休后,經濟收入明顯減少,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和體質的不斷退化,各種疾病相繼而來,隨之相應的各種費用也接踵而至、兒女孝順還好些,如若不然,老人將是苦不堪言。這時的他們往往會產生焦慮和恐懼,生怕沒有能力與之應對。
3.家庭不和睦:老年人在離退休后,其人際關系的主要矛盾,大多是來至家庭內部的。只要的矛盾沖突是隔代人的代溝問題。如彼此間缺乏溝通和理解,常常會導致抱怨,爭吵,甚至是歧視和虐待老人,所有這些問題都將嚴重影響到老人的心理與行為。
由于遺傳因素,健康水平,個性,文化背景,生活經歷和經濟狀況等諸多方面的截然不同,各位老人所表現出的行為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1.成熟型:經歷過人生的種種現實考驗,能夠承認并正視現實,以積極的心態正視衰老和老化。
2.逍遙型:這類老人承認或接受現在的自我,在物質和精神方面都期待并安于他人的援助,對工作不感興趣,不存奢望,滿足現狀。
3.防御型:這類老人渴望通過不停息的活動抑制或擺脫由于衰老所帶來的不安。通過滿負荷的“運行”,來淡化或完全忽略“死亡”的感慨,
4.憤慨型:這類老人是典型的不服老,既不愿承認或接受自己的老化,表現出強烈的反感。因自己未能達到自我的理想而怨憤,絕望,并偏執的將其失敗歸因于他人,甚至對周圍的人或事物,表現出強烈的敵對或攻擊。
5.自責型:這類老人往往將自己的不幸和挫敗歸罪于自己,不斷的自責和怨恨。對他人漠不關心,內心孤獨,悲觀絕望,常常想以死來尋求解脫。
分析了以上種種因素后,歸根到底,作為一個子女,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關心呵護父母和老人;做到包容,體貼和理解。溝通從心開始,盡孝不可太遲。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財務科 陳家起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